宰相吕蒙正的人才库
宋太宗时期,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员多是官二代,有真才实学的人,很难有出头之日。吕蒙正是通过状元进入仕途,任监臣、通判、左补阙、知制诰期间,就留心查访起人才,并将查访到的人才默默地记下,悄无声息地多方考察,确定是真正人才后,就会千方百计地推荐,朝任也会量才录用。随着人才作用的发挥,吕蒙正渐渐受到宋太宗的信任,被提拔为副宰相、宰相之职。
为了掌握更多的人才,吕蒙正任宰相时,订了很多小册子,装在口袋里,方便记录。每当地方官史进京汇报工作后,他就找机会,私下问这些官史,当地有什么人才。洛阳有一位官史推荐了陈富弼,其余官史不是隐瞒不报,就是推举自己的子弟和亲属。
不知内情的吕蒙正将这些人才分门别类地记在册子上,遇到朝廷用人时就向宋太宗推荐。启用后的个别官史被发现是图有虚名,同僚就会指责吕蒙正用人不当。于是,吕蒙正私下打听了一下,才让他吃惊不小。
為了杜绝徒有虚名的人进入要职,吕蒙正暗地里调查了官史推荐的人才,符合实情的,他就记在一个册子上;为当地发展做出特殊贡献的人,他就用笔圈起名字。虚报的,他会记在另一册子上,对德政绩能差的人还会打个叉。看到再次有官员推荐陈富弼,吕蒙正特意长时间地考察了这个人的才能和品行,确定是个人才后,便在小册子上做了特殊的标志。
对主动提供人才的官史,吕蒙正也推荐,却也对谎报、隐瞒的官史进行降职。居心不良的官史联合起来写奏折弹劾吕蒙正,吕蒙正从衣服的口袋里掏出多本册子,呈给宋太宗。宋太宗看着册子上密密麻麻的字和带圈带叉的名字,问吕蒙正这是何意。吕蒙正回答,这是他所建的人才库。被圈的名字,是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被打叉的名子,是个别官史谎报的人才。
一天早朝,宋太宗想派人出使辽国,让吕蒙正推荐合适人选,吕蒙正推荐了陈富弼。宋太宗曾听说过陈富弼的“不良”行径,为此不同意这个人选。第二天上朝,宋太宗再问,吕蒙正还是推荐陈富弼。第三天上朝,宋太宗又问,吕蒙正推荐的仍然是陈富弼。宋太宗生气地说:“你怎么如此固执?”吕蒙正说:“不是我固执,是您对陈富弼有偏见。我不会为了讨好您而影响国家的利益。”片刻后,宋太宗同意陈富弼出使辽国。事实证明,陈富弼出使辽国,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
后来,宋太宗有意提拔吕蒙正的儿子从简为中散大夫。吕蒙正知道后,以儿子不才拒绝宋太宗,却向宋太宗推荐自己的同窗好友温仲舒。上任后的温仲舒凭自己的才能,引起了宋太宗的注意,但他有意无意地在宋太宗面前贬低吕蒙正,而吕蒙正还在宋太宗面前夸温仲舒的才能。忍无可忍的宋太宗将实情告诉吕蒙正,吕蒙正笑答:“皇上把温仲舒安置在中散大夫的职位上,是因为温仲舒真有其才,至于温仲舒怎么说我,随他吧。”
一天,吕蒙正问大儿子从简:“我当宰相,外人有何议论?”从简回答,他们说,您当宰相,四方无事,国泰民安。他们还说,您无能,亲戚、子弟都得不到重用。”吕蒙正听后,大笑地说:“我的确无能,但是我有一种能力,那就是善于用人。”
在人才选拔过程中,宰相吕蒙正既不考虑人才的亲疏远近,也不考虑皇帝的好恶,为推荐优秀人才,敢于跟皇帝顶嘴,也不怕同行排挤,在古往今来的历史上算是凤毛麟角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