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守的底线
半个多世纪以前,年仅23岁的肖洛霍夫以《静静的顿河》震动了苏联文坛,并于1965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作者以史诗与悲剧相结合的艺术风格,反映了哥萨克这一特殊社会阶层的传统观念,以及主人公葛利高里在革命进程中摇摆不定的特点。小说结尾,肖洛霍夫意味深长地写道:“好了,葛利高里在多少个不眠之夜幻想的那点心愿,终于实现了。他站在自家的大门口,手里抱着儿子。这就是葛利高里生活中剩下的一切了。这就是暂时还是他和大地,和这个在太阳的寒光照耀下的大千世界相联系的一切了。”小说第二部发表后,肖洛霍夫得到了斯大林的赏识,并于1930年得到接见。斯大林十分明确地问起了葛利高里的命运:“他什么时候会成为布尔什维克?”
肖洛霍夫幽默地回答:“我很想劝说葛利高里,可是他无论如何不想入党。”
斯大林对这样的回答虽不满意,但还是尊重了肖洛霍夫的艺术创作。
谈话内容传出后,许多作家纷纷劝肖洛霍夫在小说结束时,一定要让葛利高里成为布尔什维克。著名作家潘菲洛夫苦口婆心地劝说肖洛霍夫:“葛利高里在前面的迷路很正常,但经过了那么多的遭遇,他也应该觉醒了,让他加入布尔什维克,才是合理的结局。”
肖洛霍夫说:“葛利高里有着十分特殊的个人命运。当然,我将把他从白军夺过来,但我还是不准备把他变成一个布尔什维克。”
潘菲洛夫威胁道:“让葛利高里加入布尔什维克,在政治上才能站住脚,否则后面几部小说就难以出版。”
肖洛霍夫依然很固执,说:“我不能违背生活的真实,我要在葛利高里身上表现出人的魅力。”
后来,肖洛霍夫不止一次地说:“作家哪怕在细小的地方说了假话,他就会失去读者的信任,读者就必然会想:‘他在大的方面也会撒谎’。”
正是肖洛霍夫固守了艺术的底线,《静静的顿河》才得以成为世界经典,而非歌功颂德的速朽之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