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孤独是慎独
说实话,很多时候,我们必须面对自己,必须面对自己的孤独。要知道,很多时候,一些事情必须自己去完成,而且在做事的过程中,即使没有其他人监督,我们也一样去完成,不会因为没人看见就去做一些手脚。这时的孤独,就是慎独,就是最高级别的孤独。如果说孤独是一汪小水潭,那么慎独就是一片海。那份辽阔和深邃,就像一个人经过辛苦攀登,抵达顶峰之后才能见到的世界。在慎独的世界里,任何外界的东西都不能改变我们自己,以及自己对自己的那份真实。《五灯会元》上曾载有这样一则故事。由于战乱,普陀寺的众禅者决定迁移庙址。在迁徙途中,只有豫通大师一人坚持早课,从不荒废。有人劝曰:“此处无佛,大师可不必如此。”他却答一偈子曰:“此处无佛,我心有佛。既诚我心,是诚我佛。”而尘世中的每一个人,也只有拥有慎独,才能拥有这世界上的真、善、美,也才能保证我们前行的方向。
再说,要想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一个高贵的人,就必须做到慎独。要知道,慎独,是成就大器的最佳土壤。《明皇杂录》就记载了这样一个人,他就是唐朝的卢怀慎。他清正廉洁,不谋求钱产资财。他的住宅和家里的陈设用具都非常简陋。当他身居要职后,他的妻子和儿女仍免不了经常挨饿受冻。有一次,宋璟和卢从愿一起去探望他,他却以两瓦盆蒸豆和几根青菜来招待他们。要知道,他有很多独处的时候,可是,他没有半点私心为自己谋私利,可见,他也是慎独的楷模,也正因此,他才成为一代名臣。如果不能做到慎独,任何一次徇私欲都会终结他的未来。
我一直认为,人都具有两面性,一面是正直的自己,一面是邪恶的自己。而慎独就是让你用正直的自己将邪恶的自己击败。因此,慎独就是一个人的斗争,如果那个正直的自己没有胜利,那就说明你没有做到慎独。清代巡抚叶存仁就做得很好。在一次离职时,僚属们为给他赠物、送礼,想方设法不透露风声,在深更半夜无人能知、能见、能闻之时,用小船给他送了一批财物。他既不想私藏暗吞,又不愿生推硬挡,就写诗一首加以拒绝。诗曰:“月明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慎独者就要有这样的敬畏,敬畏那个正直的自己,进而让他决定你的方向、目标等。
而这也是慎独者最大的特点:具有自主性。蒙田说:“我们要保留一个完全属于我们自己的自由空间,犹如店铺的后间,建立起我们真正的自由,和最最重要的隐逸和清凈。在那里,我们应该自己同自己交谈,毫不涉及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就是说,慎独者在自己的世界里自由自在,与外物格格不入。
因此,很多人向往并选择了孤独,可是有的人离群索居了一段时间之后,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就是说,那段孤独期,没有让他成长或成功。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他有一些致命性的缺点。正如夜在哪里都是黑的。有人告诉苏格拉底:“某某在旅途中没有任何改进。”他回答道:“我早就想到了,那毛病是跟着他一起行走的。”不改变自己,不把自己身上的缺点去掉,一个人是永远不会进步的,即使在孤独中也不会有什么爆发力。
毋庸置疑,孤独有着它自身的冷清和单调,没有足够意志力的人,是难以承受的。因此,那些意志薄弱的人,很容易在孤独中迷失方向,他们要么无所事事,要么绞尽脑汁酝酿一些阴谋诡计。这样的孤独成全了他们的毁灭或邪恶。因此,在孤独中,一定要有足够的意志力,这才是保证孤独升级为慎独的先决条件。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百毒不侵的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