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中学讲课记忆
有过3次在中学讲课的经历,每次都很失败,都有种挫折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再遇到类似机会,我总是十分诚恳地请辞。“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人天生会说,有人天生不会,像我这样,跑到中学去胡说八道,真的是不太合适。第一次去中学讲课,是因为推托不了。朋友兼邻居有个宝贝女儿,不知道怎么跟别人吹牛,说同一个楼里还住着一位傻乎乎的作家。消息传进班主任耳朵,下了指示,一定要让我去现身说法。女儿便回去命令父亲,父亲又来说项,软磨硬泡仁至义尽,我不知深浅,稀里糊涂答应了。
这是我第一次给中学生讲课,朋友的女儿又高又大,有些早熟,按她的模样打了腹稿,没想到一走进教室,全是半大不小的毛孩子。还没打上课铃,几个调皮捣蛋的小家伙又喊又叫,在面前追过来跑过去。讲课过程让人沮丧,原来准备的话,根本没办法说出口。孩子们瞪大了眼睛,似乎在等我说什么,然而只要老师不监视,立刻显现出了顽皮本性,不是做鬼脸,就是相互打闹。说什么已不重要,我不由得走神,想起了自己的初中时代,那年头,我们也这样,只要老师不管,谁在上面说什么都不会听。
第二次是去女儿学校,更是硬着头皮,既然为别人女儿出过场了,自家的事只能当仁不让。这一次,对象是高中生,属于讲座性质,让学生自由旁听,女儿因此得以逃脱,总算没看到老爸如何出洋相。我建议学生不要看报纸,不要信宣传,因为现在的许多孩子,一写作文,都是报纸上的口吻,都是大话。事后女儿问一男生,我老爸说得怎么样,男生一脸不屑,说“一××糟”。这是典型的南京口语,中间两字有辱斯文,意思是一塌糊涂。
有了两次不成功的经验,再来第三次,多少有点愚蠢。第三次是去一所中学给文学社的同学讲课,记不清怎么就答应了,很诚恳地说了一番,苦口婆心,告诉同学们没必要立志当作家。该读书,还是应该读书,考大学没意思,该考还是得考。拼命说作家伟大,其实是个谎言,千万不要觉得写作崇高,硬逼自己走文学的道路。写作是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应该水到渠成。
我显然太不会说话,不会表达。尽管态度认真,可是有学生比我还认真。终于讲课结束,一名戴眼镜的学生拦住我,说作家没有多伟大,难道鲁迅不伟大吗?又说他弃医从文,以文章治病救人,这难道不崇高吗?他比我还会说,虽然年长了好多岁,我竟然说不过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