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喝酒
中国王姓的作家有多少,我不太清楚,著名的一定不是很多。说到我居住的这座城市——大同,著名的王姓作家还偏偏聚了堆儿:王祥夫、王保忠和王兴德,我称他们为“大同三王”。平时就喜欢他们的作品,这一过年,大同人讲究吃点喝点玩点,我是个比较孤僻的人,单喜欢寻找与怀旧,就从“大同三王”身上找乐。“三王”文学各具特色,光说喝酒,就够叫人品味一阵子了。
王祥夫先生的作品,我读了一些,尤其是他的那些散文小品,味道好极了,娓娓道来,如诗如画,令人如醉如痴。听说王祥夫先生比较豪爽宽厚。偶尔见过几面,感觉说得很对。当时有种拜访的欲望,却听说王先生酒量很是了得,我便生了退却的念头。但我仍然喜欢他的酒味浓醇的作品。
那年我去湖南,去了好长时间,我回来时母亲高兴极了,她不知拿什么给我好,又忙着给我炒菜。“喝酒吗”母亲问我。我说喝,母亲便忙给我倒酒。我才喝了3杯,母亲便说:“喝酒不好,要少喝。”我就准备不喝了。刚放下杯子,母亲笑了,又说:“离家这么久,就再喝点儿。”我又喝。才喝了两杯,母亲又说:“可不能再喝了,喝多了吃菜就不香了。”我停杯了。母亲又笑了,说:“喝了5杯那就再喝一杯,凑个双数吉庆。”说完母亲自给我倒了一杯。我就又喝了。这次我真准备停杯了,母亲又笑着看看我,说:“是不是还想喝那就再喝一杯。”
我就又倒了一杯。母亲看着我喝。
“不许喝了,不许喝了。”母亲这次把酒瓶拿了起来。
我喝了那杯,眼泪就快出来了,我把杯子扣起来。
母亲却又把杯子放好,又慢慢给我倒了一杯。
“天冷,想喝就再喝一杯吧。”母亲说,看着我喝。
我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什么是母爱,这就是母爱,又怕儿子喝,又想让儿子喝。
——王祥夫先生的散文《我的母亲》
这一段文字可以见证王祥夫先生的酒量,更主要的是在喝酒的过程中领略这种细致入微、关怀备至的母爱。这种酒,喝着最是幸福。
又读了王祥夫先生一扎旅欧小记《圣安德烈小镇的天竺葵》,先生谈到匈牙利的埃娃女士翻译了王先生的散文《母亲》,我不知道写到以上的故事没有。倘若写到,埃娃怎么翻译先生的“喝酒”,是“Drink”?还是“CheerS”?欧洲人再怎么浪漫,估计也不如中国古老文化含有的情深意切。
“大同三王”里,论小说我更喜欢王保忠先生的。因为我是从农村出来的,进了城,自觉社会地位低下,而现实生活比较“残酷”,在许多时候,内心就特别期待深切的“关照”。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工作疲惫的时候。心理失落的时候,打开王保忠先生的书,随便读一篇,便宽慰了,便让我有了心灵的依托。说到酒,我曾有缘和先生喝过一回。他是那种一喝酒就肯定会叫人喝好的主儿,透过他小说中的人物就能窥视一二。
赶回家的木匠老王,怔了怔,你咋不吃?是不是对饭有意见?女人便笑,你吃,对了,还有瓶酒,少喝点不?老王又一怔,酒,你买了酒?买了酒让我喝?今天啥日子,你平时可是不让我沾酒的呀。女人又一笑。今天给你放假,你只管敞开喝。说着拧开盖子给老王倒了一杯。老王一仰脖子干了,今天过啥节?看我,都忙得头大了,不知道过的是哪一天了。女人又是一笑。
老王又喝了一杯,忽然记起了什么,是不是你今天过生日呀?
女人眼睛就湿了,你到底想起来了。
老王拍拍自己的脑袋瓜,看我,记性真是坏透了,该罚。
我知道你忙着做营生,没事的。女人赶紧摇头。
就是忙也不该把你的生日忘记。
不说这个,来,我陪你喝一杯。
老王心里一热,跟女人把酒碰了,又给女人倒了一杯。因(喝)了酒,女人的脸就红了,脸颊上好像是飞上了两朵桃花。
女人说,又给我倒?就不怕把我喝醉了?醉了我想睡啊,睡了谁给你洗碗?老王说,不怕,醉就醉了。女人说,那我就喝了。就真的一仰脖子把酒干了,好像那只是一杯白开水。老王没想到女人真干了,心里有点急,你当真啊,不能了不能了,醉了就不好了,今天是你的生日。女人又抓起了杯子,来,再给我倒一杯。老王坚决地摇摇头,不,不能了。
女人又笑,不了就不了,看把你吓得。三杯两杯喝得醉我?
还逞能呀你?你哈时喝过三杯?
想着,心里一酸,就狠狠地把杯里的酒干了。
女人说,你也不能再喝了,下午还得做活去呢。
老王说,知道知道。
脑子里又腾地跳出了那个化妆盒。也许真的该给女人做个化妆盒了。
老王又喝了一杯,说,想不想要个化妆盒?
女人说,化妆盒?啥化妆盒?
老王一怔,就是放化妆品的那种东西。
女人说没见过。
老王又一怔,半天没说话。
——王保忠先生小说《化妆盒》
这样的笔墨,哪里是小说,简直就是生活的再现,是“老王”的幸福,也是我自己的幸福。现在是个追求和谐的时代,倘若有个温暖的家,该多好。王保忠先生笔下很多女性是善良的被迫无奈的,大约这篇的“女人”最为贤惠,最能叫人体会到夫妻间那种浓浓爱意。不知道别人读了这篇《化妆盒》是什么味道,我感觉很温暖,这酒喝起来很惬意。
如果前半生有王祥夫先生描述的“良母”,后半生再有王保忠先生笔下的“贤妻”,哟呵,那才叫个幸福!
跟王兴德先生喝酒特别风趣。那时侯有报刊正在连载他的“大同婚俗”系列文章。朋友给介绍的。初次见面,感觉王先生更像一位大哥,不像全国著名期刊《小品文选刊》的总编。他很随和。大家坐在一起,谈文章谈风俗,其乐融融,不觉酒就喝了不少。
王兴德先生与我们这些小人物总是客气地说,“还喝呀”,说着他自己就一仰脖先干了。那天我们好几个人跟他喝,说是敬酒,其实丝毫没有敬酒的样子,也就是拿起杯子做做动作。王兴德先生却并不强求我们干酒。他笑着说,“初次喝酒,我不了解你们的酒量,随便。”
喝着喝着,大家就跟王先生讨便宜,看看作品能不能上他的刊物,他总是笑着说,好好写,不愁,不愁,我就是给你们这些文人捧场的,给大家闹个零花钱,闹个酒钱。这话说得大家酒性高涨,不停跟他“敬酒”,他依然是,“还喝呀”,自己先干。
后来人们的作品并没有登到《小品文选刊》里。不是王先生失言,是我们的东西质量的确不高。
细细想一想,有多少人被酒瓶子击倒击垮击毙,有几个人能把酒与事业分开!
王先生酒风绝佳,喝酒心得更是高人一筹,热血沸腾。
酒是透明的燃烧人情感的液体。它对无助充满了怜悯和体恤,对委屈充满了迁就和温存,对失败充满了理解和同情,对弱者充满了抚慰和信任。它有与世无争的善良退让,人应该具有的而没有,可它具有。酒虽不起眼,但它通晓人性。它给勇敢者以力量,给求索者以智慧,给开拓者以胆魄。它可以使人热血沸腾,胸襟开阔。什么也不吝啬,什么也不惧怕。酒的味道很浓,也很清纯。它侵蚀你的五脏,牵动你的神经,滋润你的思维,使你变得近乎贪婪地渴望与它做一次推心置腹的长谈,一如面对你久别的情人。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君不见,男儿的泪珠掉在酒里,融合在酒里,又喝到肚里,散发在你的血液里。酒是用来消除世间忧愁烦恼的灵丹,酒是治愈先天创伤的妙药。酒是你的魂,酒是你的胆,是你的智慧,是你的力量。酒中有你微粒般飘游不依不偎的精神故乡。喝了酒,路遇困难你会无所退缩,豪气陡涨一夫当关锐不可当;喝了酒,孤独降临你会不甘苛求热血沸腾英姿勃发;喝了酒,面对死亡你会仰天长笑一语中的惊四方: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假如有一天,你被酒发酵得忘乎所以,酩酊大醉,请不要奇怪,这是一个落泪者胜利喜悦带来的奢侈。
——王兴德先生散文《喝美酒》
读这样的文章,直如甘醇入肚,让人英莽而豪迈。松劲竹挺,不由得叫我们这类小人物也回肠荡气,神足气盈,只想立于山巅高喊,我,就是我!
假如与“大同三王”做朋友,这酒喝起来,是:越喝越想喝,就像仰望高山诸峰,越看越想看;俯听深涧溪流,越听越想听。只可惜我是个野人、俗人,做不了他们的朋友。但做他们忠实的读者也很知足啊!
写到这里,我爱人看了问,“大同三王”有没有个高低?我说,论品德,他们都是大师级;论喝酒,他们都是杜康刘伶般的雅士;论文采,在你洗手的时候,你是左手搓右手,还是右手搓左手?
她无语,我微笑。
一会儿,媳妇又突然想起什么,奇怪地问:你不是戒酒了,怎么又想起喝酒的事情?
我答,这大过年的,不喝酒,还不能让咱品品“酒”嘛?
她笑,我也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