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伞之随想
漫长的雨季中,仿佛中邪一样,我在不停地修伞。所谓修。其实也简单。无非是缝线,雨伞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脱线。过去只有质量不好才这样,现在任何价位的伞用不了多久,都会犯错误一样耷拉下来脑袋。除了脱线,常遇到的毛病是铆钉坏了,简单的维修可以用回形针代替。虽然都是小窍门,但是转眼之间,一把看上去早该丢弃的破伞,经过修理又能使用,大家都觉得我很能干。其实只要有配件,什么样的伞都能修。这自然与我当过钳工有关,与修理复杂的机床相比,修伞就跟玩一样。我时常想到自己成为一个职业修伞人,过去修伞的要走街串巷,仿佛流浪艺人,这是个很好的可以深入民间的行当。现在不行了,传统的街巷正在消亡。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街巷已向空中伸展雄起,修伞的人进出小区乱摁门铃,很容易被当作小偷。
再说修伞的那点工钱也不能养活自己,如果碰巧被媒体抓住,立刻会有两个被炒作的话题。话题一,作家某某饥寒交迫,靠修伞勉强度日,屡屡被误为小偷,这是在打悲情牌。话题二,作家某某修伞回报社会,手艺精湛,学习雷锋,这是在演崇高版。
我做工人那会儿,折叠伞还不流行,清一色黑布洋伞,钢骨锃亮,既结实又富有弹性。年轻人打架斗狠,常会用来当作兵器,我十分熟悉的一个小伙子,就是被雨伞活活给扎死的。不仅可以做兵器护身,还可以当作绅士手杖,好像英国佬最喜欢这样做,下不下雨都带着,再配上一个古老的礼帽,指东挥西,基本上已回到大英帝国那个时代去了。
伞的质量下降首先与折叠有关,多用就是没用,方便就是不方便。其次是因为礼品,那种印着各种广告的折叠伞。一般都用不了几次。莫把村长不当干部,别拿礼品不当东西,大英帝国不行了。雨伞也就跟着不行了。事实上,伞的用处早就不如从前,它的功能更多只是用来遮挡阳光,所以好雨伞正确的名称应该叫遮阳伞,许多白领丽人坤包里的这玩意价格非常昂贵。
做工人时的那个厂已不复存在,厂卖了,人下岗了。想想不免感伤,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此一时彼一时。十分怀念在工厂度过的黄金岁月,那年头能当上工人就是中产阶级,既有政治优势,更有经济地位。后来上了大学,读了研究生,已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仍然羡慕师兄弟们的收入。多年来,我一直以动手能力自豪,这可是工人阶级的底子,毕竟是正经八百的钳工,有很高的技术含量。
然而风水轮流转,也就是过去的若干年,动脑不如动手,研究导弹不如卖茶蛋。牢骚言犹在耳,手艺人的风光却早已不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