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gzhuan365 发表于 2018-6-23 23:23:21

思维的角度

  我在一次饭局上听到一则笑话,适逢上海的《故事会》约稿,就顺手把它写成故事交差。没想到发表后颇受欢迎,进入好几种选本。有一年“春晚”有个小品的情节与此大致相似,可见这则笑话流传之广。其中有点意思的地方,我想并非是什么笑话元素,而是的确表现出那么一点民间智慧。

  那则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男女恋爱,男方向女方发誓今后一切听命女方。二人同看电影,前排坐一秃顶。女方让男方给那秃顶一巴掌。男方出手。秃顶受惊,猛然回头。男方很亲切地招呼道,某人你好,也来看电影?秃顶不便发作,很不高兴地回答:“你认错人了。”电影结束前,女方再次让男方给那秃顶一巴掌。男方又击。秃顶怒起,转身猛扑男方。男方疑惑道,你怎么能不是某人呢?就是我对面办公楼的某人嘛,为什么要不承认呢?秃顶出示身份证后男方嘟哝,太像了,真是奇迹。电影散场,女方让男方给那秃顶第三巴掌。电影院外的通明灯火下,秃顶就在他们身前的下一层台阶。男方犹豫再三还是出了第三巴掌。秃顶这次唯有跟男方拼命了。男方却欢天喜地叫起来:某人啊,你原来站在这里。刚才在里边我没认清,拍了别人两巴掌。

  我在故事下面加了一句话:世界上没有不可化解的难题?熏问题在于你是否具备足够的智慧。有一点画蛇添足。我的用意是希望读者不要把它当作一个纯粹的笑话。

  人生是一次长途跋涉,途中会有无数难以预料的曲折。只想走直路、不会适时转换角度的人,搞不好就会觉得自己面临的是绝境。这里说的转换角度,不只是身体方位的转换,不只是空间、时间的转换,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转换。

  有个犹太商人借贷的故事很能说明这一点:

  他向纽约一家银行借贷1美元,以50万美元的股票作为担保,一年后他只要付出6%的利息就可以收回这些股票。

  一直冷眼旁观的银行行长怎么也弄不明白,一个拥有50万美元的人,为什么要向银行借1美元,终于忍不住好奇叫住了这位客户并请教。

  犹太商人的回答是:“我来贵行之前,问过了几家银行,他们保险箱的租金都十分昂贵。所以,我决定以贷款方式在贵行寄存这些股票。因为这样寄存实在太便宜了,一年只需要花6美分。”

  按常理,把贵重物品寄存金库保险箱是最佳的选择。但犹太商人没有局限于常理,而是另辟蹊径。两者的结果毫无区别。

  一般的情况下,人们是为了借款而抵押,总是希望以尽可能少的抵押争取尽可能多的借款。而银行为了保证贷款的安全或有利,从不肯让借款额接近抵押物的实际价值。所以,一般只有关于借款额上限的规定,其下限则不加规定,因为这是借款者自己就会管好的问题。

  犹太商人钻了这个“空子”。银行家们堵塞这个漏洞只能是后来的事。这就是为什么犹太商人能被称作“世界第一商人”。因为他们在思维方式上有过人的精明。

  每一个思维角度的转换,都有可能开辟出一条新路。不善于积极思考,那就只能平庸,难免在陷于困窘时一筹莫展。生活中有些事还真需要琢磨琢磨。琢磨好了,一件看似做不到的事就有可能出现常规的思维想象不到的愉快局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思维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