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gzhuan365 发表于 2018-11-4 11:52:05

长在帝王家

  为预防宫廷内乱,保证皇位传承安全接续,清朝制定了严密的皇子教育制度与封爵制度。长在深宫的皇子并没有寻常人家子弟的自由,从一出生就被繁复的礼仪包围,得到优厚待遇与无微不至的照看的同时,也付出了亲情与自由的代价。

  梁溪坐观老人《清代野记》卷上“皇室无骨肉情”说:“皇子生,无论嫡庶,一堕地,即有保母持之出,付乳媪手。”一皇子按例须用四十人:保母八人、乳母八人,此外有所谓针线上人、浆洗上人、灯火上人、锅灶上人。至绝乳后,去乳母,添内监若干人为谙达(满语伙伴之意),所以教之饮食,教之言语,教之行步,教之礼节。

  皇子自降生即不由生母抚育,母子也不能像民间那样随时随地亲近相处,而是每年定时相见,见面亦不能多言。

  皇子六岁(虚岁,生日小的实际年龄不足五岁)开始到乾清门内上书房读书识字。黎明即起,衣冠整齐从容入乾清门,杂诸王之列。所过门限高难以跨越,则由太监抱过。

  上学时间基本是早晨五点入学,下午四点前后放学。一年之中没有寒暑假,只在元旦、端午、中秋、万寿(皇帝生日)、本人生日等几天可以不到书房读书。赵翼《檐曝杂记》记其在军机处夜值时,亲眼见到皇子、皇孙早起上学的情形:“届早班之期,率以五鼓(四时)入,时部院百官未有至者,唯内府蘇喇数人往来。黑暗中残睡未醒,时复倚柱假寐。然已隐隐望见有白纱灯一点入隆宗门,则皇子进书房也。吾辈穷措大专恃读书为衣食者,尚不能早起,而天家金玉之体,乃日日如是。即入书房,作诗文,每日皆有程课,未刻毕……”

  皇子六岁入学,一般到十五岁封爵分府才能结束,如果未分府仍居阿哥所,则要继续入房读书,只不过要求变得比较宽松罢了。九年皇子教育期间,主要是学习四书五经、中国历史与皇朝典章,以及满蒙语与骑射。福格《听雨丛谈》记皇子读书的日程安排是:“每日功课,入学先学蒙古语二句,挽竹板弓数开;读清文书二刻(约三十分钟);自卯正末刻(约六时四十五分)读汉书,申初二刻(约下午三时三十分)散学。散学后晚食。食已,射箭。”

  乾清门里东侧的尚书房创于雍正初年,道光年间改称上书房,设总师傅和师傅负责组织教学与稽查。总师傅钦点满汉大学士一至三人充任,师傅则由饱学的翰林出身官员充任,同时还有满语、骑射师傅若干人,多以八旗满蒙勋贵充任。

  皇子读书由于没有科举功名之需,所以不修八股制艺之学。“日课诗赋,虽穷寒盛暑不辍,皆崇笃实之学。”皇上同样希望皇子皇孙成为圣教的忠实信徒,成人之后能够按照经学信条行事,就像上书房里悬挂的雍正御笔“立身以至诚为本,读书以明理为先”的楹联所期待的那样。

  皇子长到十五岁时,始由宗人府提请皇上封爵,如果奉旨暂停,则要等待五年后再行奏请。五年一请封的周期,若遇到连续几次停封,就会让这位被提名的皇子,岁及中年仍无爵位。这种情形虽属罕见,却不是没有发生过。清史上获得“世袭罔替”殊遇的怡亲王胤祥在康熙帝逝世时已三十七岁,却未曾得赐封爵,他的亲王爵位是雍正帝即位后封赐的。

  如此皇子少年生活实录,也许会让当今看惯了清宫戏的观众大吃一惊,不再羡慕生在帝王之家的幸运。皇子自幼失去的亲情与乐趣太多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长在帝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