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也生死相依
伴随着人类发展史,树木为了适应我们的环境,不断进化、改变着自己。它们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生命,是人类最长久的伙伴,但我们对树木并不了解。德国著名作家、森林管理员彼得·沃莱本通过近30年的观察,写了《树木的隐秘生活》一书。作者把树木描绘成和我们人类一样,是有触觉、有感情的生物,用拟人化的口吻描绘了树木许多不为人知的“小秘密”。
树木是有感情的。在我们看来,树木只是生活在我们周围的“有机”机器人,但从来没有想过,它们有自己的友情与爱情,甚至还建立了家庭。在森林里,两棵相邻树木的树枝,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发育,这是因为,它们不想让自己的枝叶挡住阳光,避免同伴因光照不足而营养不良。在一个树木的家庭中,树宝宝每个季度可生长约46厘米,但如果树宝宝过度发育,就会过早衰亡。因此,树妈妈就会用自己繁盛的树枝遮挡阳光,避免树宝宝吸收太多阳光而过度生长;同时,树妈妈还会把自己的养分输送给树宝宝,帮它维持生命。
树木之间生死相依。两棵树离得很近,就像情侣,如果你砍掉其中一株,另一株也活不了多久,他们彼此护佑着对方。比如,当有害虫啃食其中一棵树的树干时,它的破损处就会分泌一些让虫子感到反胃的物质,并将这些物质缓慢地渗透到树根处,通过树木独特的交流方式,给同伴发出警报,周围的树木得到“消息”后也会开始分泌这种特殊物质,以免遭虫子侵袭。
树木之间用根联系。“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树木独特的交流方式,和诗中的描述很相近。树根像树木之间交换信息、传递能量的管道。科学家将树木这样的交流命名为“树联网”。沃莱本在书中说,他看到过一个已经砍伐了近500年的树桩,但它的上面还有一些新芽,一定是周围树木伙伴的功劳。
树木也有“个性”。沃莱本回家的路上,有三株相同大小的橡树,在春季绿叶成荫,到了冬天都光秃秃的。可是在秋天,其中两株的落叶时间总是比另外一株晚两周左右,然而这三棵树的生活环境几乎是一样的。沃莱本由此认为,唯一的解释就是它们的“个性”不同,所以做出了不一样的决定。
城市里的行道树,就像森林里走失的流浪儿童。行道树扎根的城市土壤,比森林里的土壤更坚硬。到了夜晚,街道和建筑物散发出的热量使它们无法像在森林里那样凉快,备受煎熬。
夜晚的灯光让树木睡不好。每当夜晚临近,城市路灯开启时,树木都会在“心底”发出一阵悲叹。它们到了晚上也想睡觉,有研究表明,靠近街灯的树木死得更快,就像夜里的灯会影响你的睡眠一样,夜晚的灯光对树木也不好。
树木是我們最忠诚的朋友。它们一生都在为我们做贡献,不但可以吸收城市中多余的二氧化碳、释放清洁的氧气,还能为我们奉上可榨油的果实,甚至献出身体为我们做各种精美的木雕艺术品和家具……
别看树木为人类做了这么多的贡献,可我们却一直熟视无睹,甚至伤害它们。当我们举起斧头砍伐树木时,当我们向路边排放汽车尾气时,当城市的夜晚依然灯火通明时,请别忘了树木,没有它们的帮助,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很糟。树木同伴之间生死相依,而我们和树木也同样生死相依。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