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人人爱宵夜
中国的宵夜大多是大排档或者小饭馆,三教九流共处一室,充满烟火气。因此,宵夜跟这个城市的人有一种骨肉相连的温存感,特别能体现城市的性格。
一大口美食新媒体创始人小宽曾做过10年的美食记者,也有过无数个最难将息的夜晚:去成都,没有一份三哥田螺,一份肥肠面,一份老妈蹄花的夜晚不值一提;在重庆,没吃过狭仄小店的火锅、凌晨小面的人生也不必反复谈论;来广州,没有深夜的一份肠粉,一碗蛇羹,无法慰藉你空虚的胃;在汕头,没有见识过夜糜的红火,鱼饭的热情,就等于没有来过这座城市。
宵夜,原应写作“消夜”,意为用吃吃喝喝消磨掉漫漫长夜。唐诗有言“无酒能消夜,随僧早闭门”。关于宵夜,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叫法。
上海原来叫“夜点心”。汕头则一直叫“夜糜”,就是白粥,无论此前的食物多么惊艳,最后都要以一碗白粥收尾,大味无味,返璞归真。广州有个词叫“蒲天光”,就是玩到天亮,所以有宵夜店就直接取这个名。成都用“鬼饮食”,形容从子夜到凌晨的吃喝,給昼伏夜出过鬼日子的人提供昏暗的抚慰。
宵夜是城市的灵魂
小宽用舌头感受每座城市的气息,在他看来,早餐是一座城市的良心,而宵夜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中国许多城市都千人一面,看着差不多的高楼大厦,谈论着相似的生老病死,只有过了晚上10点,走到街头,才可以发现一座城市的真滋味。”
中国的宵夜大多是大排档或者小饭馆,三教九流共处一室,充满烟火气。
因此,宵夜跟这座城市的人有一种骨肉相连的温存感,特别能体现城市的性格。有一次,小宽在武汉的万松园吃小龙虾,人声鼎沸,地上的龙虾壳都粘脚。旁边几个武汉女孩讲了一晚上的粗话。“好过瘾,如同这个城市一样火爆。”
深夜传奇
深夜的城市里飘荡着各种故事,夜越深,故事越传奇。北京的烧烤摊有两大传奇:保利老李和望京小腰。
几年前保利剧院东门的老李烤串,深夜出摊,烟雾缭绕。这里明星美女出没,连周迅、范冰冰也来捧场,显得特别与民同乐。
几年前的望京小腰,也是露天摊,一到晚上香车美女,成了一种景致。在这里没有阶级,开玛莎拉蒂的嚣张小伙也得蹲在地上吃小腰。
好吃吗?小宽没觉得,就是凑个热闹。“保利老李,挨着保利剧院,离三里屯比较近,成了当时潮流男女泡完吧以后的第二落点。我的朋友、导演高群书出手大方,给一千块钱小费,江湖上慢慢就有了名号。
传奇是食客造就的,慢慢传,传来传去就成传奇了。”小宽说,“望京小腰也一样,那里原本是一块空地,超跑俱乐部的人在那儿聚集。这就形成了身份反差,开超跑的是他的社会化人格,吃宵夜可能是他的本真人格。反差越大,传奇性越强。”
这些活跃在深夜的小摊小店和那些来来往往的食客,构成了城市的B面,有人间的悲欢离合,有生活的波澜壮阔。
它们像是一个城市长在唇边的黑痣,不用美颜相机,不用加柔光,就是普通生活的底色。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