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若有光
周末在上海采访了一位婚纱设计师,她是由做设计的大学学长引荐的前辈。抵沪的第一日,我并没有见到她,因为她有设计项目在忙。学长便建议我先到他的工作室看看。在充斥着布料气息的工作室里,陡然间,我看到了裱好挂在墙上的一张图,那是一张陈旧泛黄的图,应该是从关于服装设计的书里撕下来的。虽然被裱在相框里,却依然能看出边缘被撕的痕迹。
学长问我:“还记得这张图吗?”怎么会不记得?这几乎是他大学时期最不光彩的一个点了。有一次我与他一同到图书馆查资料,出来后我看他神色怪异,一问,他竟涨红了脸,吞吞吐吐地对我说:“我刚刚偷了一页书……”
他的表情看上去既羞耻又坚定:“我太喜欢这张设计图了,看到它的那一刻,脑子一热……”以至于后来他顶着图书管理员异样的目光,将重新买的一本一模一样的书带过去,换回了那本残破品。
后来,他成为一名成熟的服装设计师,这一页书被裱在了相框里。
“那是所有热情的开始。”学长看着那张图,眼睛里依然有着当初热烈的光,“直到现在我依然会告诉自己,不要忘记自己曾爱它爱到不顾一切。”
那一刻,我的眼眶里突然有了湿意。
隔日前辈有空了,学长带我到她的工作室去参观。我们进去时,她正趴在一堆设计稿中睡觉,从桌面到地板,再到垃圾桶,到处都是被她扔掉的设计图。图上画的都是同一套婚纱。
“她就是这样,一个设计只要达不到她要的感觉,就会一直重来。可对于设计师来说,什么是感觉呢?那是一个点,是一个念头,是一个极模糊却又特别坚定的信念。”学长说。
可我想,更确切地说,那应是一道光,从心中、胸口、眼里射出来,源于对梦想热烈的信念。那一刻,无须交流,我亦明白了前辈在这一行口碑极佳的原因——尽管做这一行已经30年了,但她待它狂热如初。
前段时间,我看到一个帖子:“语文课本里,最让你心动的是哪一句?”那时我陡然想起《桃花源记》里的一句话:“仿佛若有光。”
光不在大千世界,光就在你的心头。就像把旧图裱在工作室最显眼处的学长,就像为了心中的一道光而不断重来的前辈,就像我们身边每一个因热爱而坚持将工作做到最好的人。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只是,光不在山口,光就在你的心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