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怎么玩死自己的
物质的游戏当遇到空洞,我们本能的第一反应,就是找个东西填上。铺天盖地的广告就是干这个的。什么东西能满足你什么需求——房子填满安全感的洞、钞票填满自尊的洞、学历填满智慧的洞、消费填满快乐的洞。我们努力搞来一切东西,按照说明书塞在自己心里的洞里面,这让我们感到一种充实的满足,仿佛单凭这些东西,我们就能成为想要成为的自己了。
一开始,物质带来的充实感的确能够持续一段时间,但很快就带来新的问题——你会发现,物质带来的快乐在逐渐递减。第一次挣一千块钱的快乐,现在需要赚十万才有;第一次开捷达车的感受也许现在开宝马车也找不回来。你于是匆忙投入到下一轮赚钱和下一轮消费,等待这轮快感的推背感。但等到快感消失,心里的空洞又露了出来。
这促使我们迅速再来一轮这个轮回,于是只能去追逐更多的钱、更好的物质、更短的快感、更多的失落、更多的钱……
当物质越来越多地填满心里的空洞,满足了你的各种全方位的需求,慢慢地,你把它们视为你自己的一部分。你对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先说头衔,同学聚会时你“不经意”地透露自己的收入,你逛街买衣服先看价格……
因为你用了那么多物质填满你内心的空洞,就好像补牙一样,你开始把这些物质当成“自我”的一部分,甚至是最重要的那一部分。如果你身处一个什么都需要用钱买到的社会,你自然会认为——钱最重要。拜金、成功学和享乐主义,三者合谋,构建出这个建立在物质之上的虚假的骗局。
用物质填补空洞的人的最大悲剧是:人类的能力没有办法跑赢欲望,总有一天,你填入了所有东西,却无力地发现,那个空洞还在。物质能带来短暂的一次次快乐,却带不来内心的幸福。快乐和幸福,本就是两个东西。
你占据的东西,也在占据你。
他人认同
在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我们完全靠父母亲的认同生活。如果没有父母的喜爱和认同,我们根本不可能正常地活下来。随着我们逐渐长大,我们开始把寻求认同的目光转向老师和其他长辈,在青春期则投向朋友、异性和偶像。
在我们成年之前,我们一直都在寻找认同。
这也是为什么当爱情或友情破裂的时候,我们会感到那么痛苦。经历过真正的爱情或友情的人都明白,心疼并不是一种文学的比喻手法,那是一种真实的生理体验。两个人互相用对方填满了自己内心的空洞,如此紧密地连在一起,待了那么久,像一对连体姐妹。日子一长,你把这些被填满的部分认为是自己的一部分。这种感觉如此美丽,就好像“两个灵魂在一个身体里”,而等到关系结束,两个人不得不分开时,这种感觉又会如此痛苦——这种分离带来的强烈的撕裂感,就好像要扯掉一个已经长在你身上的器官一样。古往今来,已经有太多文字、歌曲、戏剧记录这种情感的美妙与痛苦。
和上一个故事一样,当你的成长空洞被别人的认同所填满——你会感到安全和快乐——慢慢的,你开始认为这些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当你获得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你就觉得自己在不断地“成长”,越来越“有面子有地位”。当这种外界的认同成为你自我的主要部分,你开始认为,那个“被认同”的部分、那个你的名声、地位,才是真实的你自己。从这一刻开始,你就被别人的认同绑架了。
灵魂只能独行。两个人格独立的人,无法永远一致,当方向不同、意见相左,别人就会拿走填满在你的空洞里的认同而离去。这时你感到巨大的空虚和疼痛感——你会觉得“失去了自我”、“没有生活的意义”。为了继续保持这个你认为的“自己”,你只有两个选择——跟别人走,按照别人认同的方式来改变自己,或者迅速找一个一模一样的下家来填充进你的空洞。
在家庭和社会关系中很容易看到第一种选择。我知道的一位母亲,为儿子的将来安排好了一切,当儿子到了有力反抗的年龄,每次有冲突,妈妈就当场下跪,儿子只好偃旗息鼓,妈妈站起来哭着说:“你真是孝顺的孩子。”这场景使我想起来就不寒而栗。为了不失去父母的认同,做一个所谓的“好孩子”,很多人被父母绑架,一辈子按照他们的意愿来生活。为了不失去朋友或同事的认同,甘心一辈子做没有主张和方向的“老好人”,不和任何人冲突;为了不失去大众和旁人的认同,名人们甘心做一个粉丝眼中完美的“假人”,被粉丝绑架。
这并非懂事或善良,而是无能的表现。
而在亲密关系中,常见到第二种选择。我曾见过一个连续三场恋爱都遇到“文艺贱男”的优秀女子,每次的故事都如轮回一样——天崩地裂的失恋、突如其来的感动、众叛亲离的投入、让人窒息的24小时全天绝命连环CALL、爱恨交加的离别、天崩地裂的失恋……不是命运多舛,也不是因为他们点儿背,而是因为他们心里的洞,只能由那一类人填满。
如果没有意识到你心里的那个洞,那么你从内至外的修炼的这个轮回,便会无休无止。所以,亲密关系中,你是谁,你就会遇到谁。
寻求“被认同”是社会的构成理由,但是一旦过度追求“被认同的我”,则“真我”遍体鳞伤。尤其在我们这个提倡“以和为贵”的中华文化中,每个人都乐此不疲,玩得好的甚至被称为美德。不知道你们怎么想,反正我看着那些被称为早慧、年纪轻轻就八面玲珑的孩子,我总觉得可怜又恶心。
你以为大家都喜欢和离不开你,其实是你离不开他们的喜爱。
我们渴望成长而产生空洞,我们用“非我”的东西填洞,我们逐渐认为那些填充物才是真实的自己。现在这些填充物开始反过来占据我们了,真实的自己被我们弄丢了。
这就是虚假自我的游戏脚本。
当你把“成长空洞”换成“钱、爱情、关系、认同、自尊”,再填上年代、时间、地点、姓名,便又构成了这世间的各种其他悲剧故事,脚本都是一样的。
如此这般,你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玩死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