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之外的佛系青年还是可爱的
我其实也挺喜欢当下年轻人释放压力的一些网络语言,佛系青年,单身狗,90后的发际线,油腻的80后。处在金钱澎湃物质横流的现代社会中,有时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在网上发声,找到同感者。可有的人看到佛系青年就上升到人生价值观的高度,甚至写文章批判这种行为。这么年轻就啥啥无所谓,年轻就该奋斗,什么佛系无欲无求就是逃避责任。长此下去可怎么得了?!社会怎么进步?国家怎么发展?
那些批判的人真的了解“佛系青年人”吗?他们的内心是怎样的?他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他们这样真的妨碍到了谁吗?
佛系青年说我们觉得就该,不争不抢、不哭不闹、不卑不亢、不悲不喜、一切随缘,到达了无欲无求的地步。跟宗教没有任何关系,就是借这个符号,讲一种怎么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约车,司机到门口也行,自己走两步也行;“双11”,抢着也行抢不到也行;饿了,有啥吃啥,凑合就行;干活,说我好也行,说不好也行……
无可无不可的“佛系”一夜风行,其实是击中了现代社会的一个痛点:累。
生活节奏快、事业追求高、精神压力大成为常态,我刚看到的时候心里激灵一下。哪怕扭过头,扒拉两口饭又继续改文案去了,至少疲惫的心灵有点慰藉,也许我终将活不成这样,但也想给它点个赞,转发一下。人活一世3万天,为什么不放过自己,放过别人。
朋友圈转发的评语有一句打动了我:工作之外,真想这么干!——请注意,他也向往,但加了一个前提——工作之外。
自然界中,也有“佛系动物”。比如老鹰和老虎,鹰立如睡,虎行似病,瞧着可随意了,可是一旦锁定目标,咔嚓一下,闪电一击,也不睡了,也不病了,往往一下毙命。本质上也是抓大放小。如果面临生存都不走心,一定被自然法则淘汰。佛系青年不是脖子上挂饼不知道转,他们只是不想自己变成转盘,偶尔转饼之外,还想吹个口哨,看看天空和绿草鲜花。
可爱的青年 感悟佛系
工作学习之外做个佛系青年也不错,他们是佛系但不是不识人间烟火。他们正是深处烟火中,向往着佛的境界。这样做是不愿纠结鸡毛蒜皮的小事,留下一份心静,享受一下寂寞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佛系青年不是所谓的“宅男”、“啃老族”、“考研党”逃避责任,逃避压力。消极应对人生不可取,高晓松在某节目中问北大某知名心理学硕士:“人都是怕死的,是没好好活过的人怕死?还是活得精彩的人怕死?”他说:“应该是没好好活过的人更怕死。”失去目标庸庸碌碌的消极人生,最终受害的还是自己。工作能实现自我价值,学习能让人拥有智慧,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满足自己,好过什么都无所谓,什么都可以,恰恰说明了自己不知道想要什么,心中一片茫然。
工作中的部分年轻人之所以自称“佛系”,试着看开一切,是因为他们知道,即便自己看不开,事情也依旧解不开。这类似阿Q精神,用这种精神自我安慰,既不是贬义也不是褒义,而是“尽人事,听天命”之后的心灵抚慰。不会因为事情解不开,而死死纠缠。努力带来的痛苦逐渐压倒回报带来的快乐时,我们依然还是自己。80、90这代年轻人不再像自己的父辈一样,将奋斗、拼搏视作人生最重要的部分,甚至唯一的意义。
有人说佛系青年在成为普通青年的道路上,只差一套房。也许吧,说这话的人一定是站在没有房子的角度说的,因为有房之后又会有新的问题,一个人说什么话大多因为他所站的角度, 说的是当下他们心中最想说的话,最想向社会表达的情绪、
在这样的背景下,“佛系”成为年轻人对抗不属于他们的社会的武器:没有放弃生活,也不是毫无作为,现实给了什么就接着,也不做更多的改变,不如意就不如意吧,守着自己如意的东西就好了。就像是房价太高,那就不买了,爱卖谁卖谁去吧。
别再给我们的小青年灌鸡汤了,他们自娱自乐,甚至自黑“佛系”,“单身狗”,是在释放压力,并不代表他们丧失了人生,没必要承受社会的批判,每个人的人生都轮不到别人指手画脚,要相信每代人都不会垮掉,时间会验证他们终将走着和他们父辈一样的道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