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鼓励别人与多鼓励自己
我们的教育是很奇怪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不讲究鼓励别人和鼓励自己,他们信奉棍棒出孝子,责骂出贤孙,不打不成材,不教训则不明事理,不灌输、不予以填鸭式的教育则记不牢东西,不在“灵魂深处爆发革命”则不能说去污垢,等等。千千万万的人都信服,都认为这是世间最好的教育方式方法,而别的教法,则是虚伪的,是假惺惺的。狂轰滥炸了千年、万年,把女的搞成一个个裹脚女人,走路像走钢丝那样:把男的搞成盘头长发,一个个贼头贼脑,一个个不知国是,不明家事,不理俗事,只想一心苦读圣贤书,有朝一日中状元。所以,国人肩上的担子太重了,不懂笑,没闲工夫笑。对任何人都是充满了一种期待、一种渴望、一种寄托,他们对任何人都保持一种审视、一种警惕、一种不满,快马加鞭,百上加斤,加油!他们没有任何理由去鼓励人,去赞颂别人,去感谢别人,去想一想别人。想想自己都没有时间,想想自己的事都认为浪费青春、光阴,每个人养成习惯,两只眼充满各种渴望的光、获取的光、占有的光,那五官一凑起来,虽然各有其特点,但那股神态,是高度一致的。所以,外国人觉得中国人都是长得一模一样的,其实,这个一模一样指的是他们的“神合”,他们的表情高度的一致。这是共性的结晶。
笔者从小就喜欢听鼓励、表扬、肯定,从小就不爱听指责、埋怨、否定、怪话。那时候有“学生手册”,往往有一栏是班主任的意见或学校意见,看到班主任的表扬、肯定,会心花怒放,吃饭加多一碗还不饱。看到班主任不客气的批评、指责,心思全无,食之无味,一夜无眠。这些心态,许多人都是有过的。长大后听那些什么“多提宝贵意见”“哎呀,请多批评,这是对我的爱”,咱们心里就知道遇上了奇人、怪人、假面人。有谁喜欢批评的呢?有谁会把整天骂他、怨他的人当作知心人呢?虚伪人生,虚假的话张嘴就出,都认为假、大、空是报刊、电台、电视的事,其实呀,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人人心知肚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事、不接受的事,你就不要用在别人身上,不能强加于人,这是我们都懂的理儿。所以,笔者在高中留校当教工时,在大学当助教时,在广东省教育学会工作时,从不责怪学生,从不埋怨学生,从不无理批评学生,当一个“没有威严”的教师、一个教育工作者,表面显得平庸,但心里乐融融。不少学生私下和笔者关系特别好,特别有感情,不同届的学生、不同班的学生,都乐意和笔者交心,谈理想,谈学问。这种友谊,保持至今,令不少教育界工作的人啧啧称奇。
奇怪吗?不奇怪。笔者任何手段都没有,没有提干指标,没有吃吃喝喝,没有拉帮结派,就凭着对得起教师的称号,对得起良知,要拉人一把,推人一把,点燃别人的希望,多激励、多鼓舞,形成正能量,仅此而已。
我们多么希望每个人都醒悟过来,不要以为正能量是校长的事,是市长、省长的事,它同样是你、我、他的事情,是不可推掉的职责,不应放弃担当。有的幼儿园老师,孩子一吵、一闹就大发脾气,就一脚踢过去,就高声责骂;有的家长,回家一脱下鞋,就开始骂交通,骂孩子,骂肉菜小贩,一直骂到睡觉前还在骂:当领导的骂部下,指责部下,把部下当家丁,当家奴,习惯被骂的,一脸谄媚,不习惯的,回到家里吃安眠药都睡不了;上街堵车骂加插的人,骂交警,交警听惯骂了,放一个“雪糕筒”在你面前,不予理睬,等你停止骂了才拿开。一有什么事,人们习惯以追究责任开始,互骂结束,到处如此,尚能靜否?
其实我们都很讨厌骂人、指责人、数落人、讥讽人的人。在民政部门工作的朋友告诉笔者,离婚率高低各民族不同,但情绪暴躁,相互不谦让,互骂、互责、互怨的夫妻,离婚比例是最高的。我们为何不去鼓励别人昵?我们为何不能鼓励自己呢?谁都不可能收走你的权利,谁都不可以扭转你的理念,你为什么不坚持呢?
笑一笑,十年少,人们都懂这句话,但未必都会去实践。鼓励别人,不可能有“胜造七级浮屠”那么大的功德,但起码有造福于人、助人一臂之力的德行啊。要坚定信念,去实施。鼓励自己,有何不可?天天怪自己,或天天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这都不妥。最好的办法是鼓励自己日行善,日作功德,日发一慈善之音,鼓励自己做下去,即便没有做事之机,没有发音之机,也要鼓励自己持有善意、善念。这样做人做事,谁可干预,谁可剥夺?没有,只是悟性不够而已,担当精神不足而已。仍需鼓励。
责人、怨言、非议、排斥如刀如枪,不能说一点好处都没有,但建议慎用。
鼓励别人,激励别人,鼓励自己,如拉响了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那么悦耳、动听,这才是人生的乐章。而斥来责去,骂成一团,那是屠场,鬼哭狼嚎,令人畏惧,成何体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