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决定一切
从去年开始,我的一些文章在网上陆续走红,一段时间内接到了多家图书出版公司的约稿。这时,除了通过网上搜索公司的口碑外,编辑给我的第一印象就尤为重要了。我注意到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约稿函里,有的编辑只用很简单、很口语化的方式表达了约稿的愿望,并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而有的编辑不仅会在约稿函里介绍自己的公司、公司曾出版的作品,甚至还会简单介绍自己的性格,并直接在约稿函里,对我的文章进行善意的点评与建议。
无疑后一种给我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在并没有深入沟通的情况下,我更倾向于与后者合作。
这跟我们找工作投简历的状况是一样的,本质都是在推销自己,用简单的文字给人留下清晰的第一印象,是推荐自己时必须做到的。而找工作又比只推荐自己要严苛得多。
我所在的公司是一家业内赫赫有名的大公司,公司的HR(人力资源经理)几乎每天都能收到上百份简历,她挑选简历相对粗略,却也有一定的判断标准,比如说个人资料是否全面、清晰,语言是否简洁,逻辑是否通畅,有没有自己的个性及想法,以及对未来在公司工作的期许等。她看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这些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可惜大部分人都做不到,于是第一轮就被淘汰。
这位HR曾经跟我抱怨,有些面试者实在太大牌,她在电话里把公司名称和地址报了两遍,对方却声称记不住,要求她发短信到他手机上;更有甚者会让HR把换乘公共交通工具的方式查好发到他手机上。我当即跟HR说:“除非公司缺人缺到影响工作的地步,否则那些提出特殊要求的新人,一律不回应。”
我当年接到面试电话,若手头没有笔,无法把地址清楚地写下来,会立刻在电话里跟HR重复一遍公司名称,确保不会记错,然后挂了电话记在手机里,上网查地址,再自己去找。那些要求把公司地址或乘车路线发到手机里的人,要么太懒,要么太笨,要么不够谦虚,这样的新人我不会要。当然,若工作经验特别丰富,属于公司特招的人才,就不在此范围内了。耍大牌需要资本,资本够,我不介意伺候你。
新人就像白纸,比拼的是纸张本身的质量及是否是“可用之材”。质量是硬件,而是否“可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对于白纸来说,“可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是:态度够不够好。只有虚心,才有可能学到更多东西;只有摆出一副舍我其谁的态度,用人单位才会相信,你应聘的岗位就是为你量身打造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