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在手,天下我有
还记得那些年我们拍照时总是喜欢摆一个剪刀手的造型吗?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多人孜孜不倦地使用剪刀手造型,一副“剪刀在手,天下我有”的气势。其实,最初的剪刀手仅仅是一个字母V,并无任何形象演绎,创造它的就是维克多·德拉维利。
二战期间,欧洲各国均沦陷于德国纳粹的铁蹄之下。前比利时司法部长维克多·德拉维利也流亡至英国,任职英国广播公司比利时法语广播频道总监。每天,他都利用电台由英国向比利时进行短波广播,号召同胞们奋起反抗德国侵略军。一天晚上,他在广播里号召人们书写“V”字,(V代表Victory:英文胜利,Victoire:法语胜利,Vrijheid:荷兰语自由),团结反抗,向纳粹表明必胜的决心,给纳粹造成压力。随着英国广播公司计划主管道格拉斯·里奇的推广,几天之内,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和其他城市的大街小巷、树干和电线杆上、影剧院里,甚至于德军兵营、岗楼和军官的住宅里,都出现了大大小小的“V”字,这极大地鼓舞了比利时人民的斗志。
其实,剪刀手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亮相还要归功于英国首相丘吉尔,他不仅首创了剪刀手的姿势,更是对剪刀手的流行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1941年,丘吉尔在地下掩体内举行记者招待会,地面上突然警报声大作,丘吉尔闻声举起右手,用食指和中指同时按住作战地图上的两个德国城市,大声地对在场的记者说:“请相信,我们一定会反击的。”这时,一名记者发问:“首相先生,您有把握吗?”丘吉尔转过身,将按在地图上的两根手指指向天花板,情绪激动地大声回答:“一定胜利!”这一具有标志性的场景出现在了第二天出版的各大报纸上,从此,人们都会使用剪刀手造型来暗示胜利将要到来。在那段黑暗的岁月中,剪刀手不仅给反法西斯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精神鼓舞,也一步步击垮着纳粹的心理防线。由此,剪刀手深入人心,即使是政客也开始在公开场合频繁地使用剪刀手。
丘吉尔怎么也不会想到,时至今日剪刀手的手势依然风靡全球,而帮助“V”字手势出现在国际视野中的关键人物是美国花样滑冰选手珍妮特·林恩。1972年在日本举办的札幌冬奥会上,美国花样滑冰选手珍妮特·林恩在比赛中意外滑倒,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慌乱、气馁,而是继续面带微笑以优雅的姿态完成了整个比赛。她的表现给日本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赛后,珍妮特·林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频频使用剪刀手,使得这个手势在日本不胫而走,继而在台湾、香港盛行,大陆也深受影响,风靡整个亚洲,乃至全世界范围“剪刀横行”。
我就爱摆剪刀手,有本事你告诉我除了剪刀手,还有什么造型更好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