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霁:花式乒乓球第一人
天下总有别人未曾跋涉的路。在乒坛,花式乒乓球就是别人未曾跋涉的路。自乒乓球运动诞生以来,竞技就一直主宰着乒乓球运动的近百年历史。小小银球在竞技者的手中似乎渗透着无尽魔力。在绿色的球台上弧线诡谲、瞬息万变、精彩纷呈,令人眼花缭乱。时而腾跃、时而俯冲,须臾间又变换身影,一会儿上旋、一会儿下旋,飘忽不定,大饱观赏者的眼福。
被誉为“国球”的乒乓球究竟有多少打法,虽没有精确统计,但肯定与此不分伯仲。因身怀不同“绝技”,小小银球推出了诸如西多、荻村、庄则栋、孔令辉、刘国梁、瓦尔德内尔等一批享誉世界的运动员,使他们的人生斑斓壮丽。
然而,乒乓球运动难道就没有别的发展路径,就没有别的一番天地?既然滑冰有花样滑冰,游泳有花样游泳……难道乒乓球就没有花式乒乓球?回答是肯定的—有人独辟乒乓球运动的蹊径。
他就是黑龙江省政协常委、哈尔滨市人大代表、黑龙江金世纪实业集团董事长郭霁,在世界上第一个回答了这个问题,开辟了一条独特的乒乓球花样技术之路。
他推出的花式乒乓球技术心游万象、思通八极、道法自然;突破窠臼,追求一个“活”字;一招一式,追求一个“变”字;推陈出新,追求一个“新”字;精彩表演,球随心运、线随意走、自然率意、洋洋洒洒。无论是左右手交替、左右开弓、背揽流星,还是海底捞月、舞动球拍、凌波微步,都心运手摹、意逸神飞,彰显飘逸、灵秀、悠远,正是花式乒乓无色而又色彩灿烂,无律而又音乐和韵。
花式乒乓球是乒乓球运动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必定要与竞技乒乓球运动并驾齐驱,甚至独揽风骚,这来自于它的艺术性、观赏性、杂技性。
奇花独放
奇人出世是必然的,但什么时候、什么时间出世又是偶然的。
2005年,“新晚报·永刚·TSP”杯哈尔滨业余乒乓球大奖赛开幕,各地的1152名参赛选手和3000多名观众慕名而来,赛场人满为患,人声鼎沸。
开幕式上,已是“知天命”之年的郭霁与前国手王永刚和李华飞等三个陪练上场了。
郭霁身着一袭藏兰短恤、青色运动裤、白运动鞋,显得十分精神,充满朝气,全场4000多人的目光一下子集聚在他的身上。人们早就听说哈尔滨有一乒乓奇人,怀有“绝技”,将花式乒乓技术历练到出神入化的境界,特来一睹风采、大饱眼福。
表演开始了。只见横握球拍的郭霁在一个回合中,右手打一下,然后换到左手打一下,再左右手执板分别在身后打几下,兴起时候,双手还都能在胯下回球……这“背揽流星”、“海底捞月”,赢得掌声连连、笑声不断。
表演开始仅10分钟,15张球桌的练球者都被表演的热闹吸引过来,好像郭霁是块巨大的磁石,好奇地欣赏他的“左右开弓”的“绝技”。郭的绝技令前国手王永刚惊叹不已,赞叹道:“我打了30年球,在国内外从来没有见过有人这样打球。世界上很多名将都能从身后、从胯下连续击球,但无一人能做到‘左右开弓’,真是‘稀世珍宝’……”
接着郭霁拿出自己“保留节目”,他从左侧坐上球桌,边向右移动,边不断换手击打几个球后,从球台右侧下来,照样击球、回球。这一动作、这一瞬间,将表演推向高潮,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从此,郭霁一举成名,成为哈尔滨及附近数万名乒乓球爱好者的“大明星”,市内不乏一批“粉丝”,在他的后面越来越多“追郭族”,都想与他“过过招”。
郭霁的花式乒乓球技术,并非仅是一招一式,而是比较系列化,目前已形成一整套技术。如“七拍舞动”,除左右手各持一球拍外,两肘部内外侧各绑一拍,计四拍,另外腹部还插一拍,总共七拍。根据回球、击球需要需不同的拍,各有所用。郭霁并不以此为满足,还在摸索创造其他招式,不断充实花式乒乓球技术的内涵。
“花”下成蹊
郭霁花式乒乓球技术一枝独放,引起了乒乓球界、体育界的普遍赞誉,好评如潮。《新晚报》曾以近半个版的篇幅对郭霁的“神奇”进行报道,《哈尔滨日报》等报纸也做了相关报道。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等做了介绍,引起了全国各地乒乓球爱好者的浓厚兴趣和好奇,很多人甚至打电话来进一步了解细节,并争取机会切磋花式乒乓球技术。
国家乒协领导人及国内外著名乒乓球选手,在与郭霁的邂逅中都非常好奇地欣赏了他的花式球艺,啧啧称赞,给予高度评价。中国乒协主席徐寅生称郭霁的花式乒乓球是乒乓球运动新的发展方向,并表示要在我国推广及发展。
世界上第一个大满贯得主、乒乓球运动的常青树瓦尔德内尔与他表演交流后说,这种打法真让我佩服,今后一定请他为师,学好后将花式球艺带到祖国去;曾击败我国多名顶级选手的丹麦名将梅兹不但盛赞他的人格魅力,还指出郭霁的花式乒乓球代表了世界乒乓球运动另一发展方向;世界著名削球选手、韩国名将朱世赫盛赞说,他的花式乒乓球艺给人以轻捷矫健、出神入化的感觉,反映了东方儒家文化对体育运动的文化支撑和对运动员道德人格的陶铸与熏陶;俄罗斯著名选手斯米尔诺夫称赞他的花式乒乓球艺是乒乓球历史上的不朽传说;日本乒坛名将松下浩二从文化层面指出,他的花式乒乓球艺是东方文化的结晶……
独特感情
郭霁的海底捞月、背揽流星等表现出的畅神而切合的花式球艺形式,带出了满场生气与光彩,从他身上看到了一位超级乒乓球迷的深厚功底,也看到了花式球艺开创者的品质风范。
人们不禁要问:郭霁开创花式球艺的力量从何而来?托尔斯泰曾言:“艺术的最大魅力就在于有自己的独特感情。”同样,郭霁先生因对花式球艺有特殊感情,终于使自己走向了成功。
他六岁时就酷爱乒乓球,最初也是右手握拍。上世纪70年代的那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止了他的爱好。返城后,他急迫地重新拿起了球拍,不到一年就基本恢复了下乡前的水平。
一次,他试着左手握拍,感到有了感觉,就决心练下去。当练到与右手差不多时,就玩上了身后击球、胯下回球,逐渐“花式”多起来,形成了套路。每练熟一招一式,要用上好多精力与时间。他说,为练球手上长了茧,磨坏几双鞋,换了多副球拍,每天衬衣都是湿漉漉的。
经过多年拼搏,即使拥有上亿元资产、拥有一定社会地位,郭霁仍然对花式球艺一往情深、情有独钟。他特意买了张球台放在家里练习,保持着每天练两三个小时的习惯,无论酷暑还是寒冬,照练不止。他还准备再练几样新花式,为花式乒乓增加新内容,使其更有观赏性、艺术性。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曾说,不同产生和谐。郭霁先生的花式球艺为乒乓球运动带来新的和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