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块金贵的廉价表
劳力士是瑞士最为著名的手表制造商,它一直以制造机械表见长。当时间进入到1970年的时候,日本人发明了石英表。石英的振动相当有规律,即使是最便宜的石英表,一天之内的误差率也不会超过1秒。最为重要的是,因为制作成本低廉,所以它的售价非常平民。
日本石英表给劳力士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于是劳力士也开始效仿生产石英表。然而,以机械表见长的劳力士生产石英表并没有足够的经验,在1971年这一整年里,劳力士生产的80多万块手表居然严重积货,一块也卖不出去,按当时每块表一美元的市场价,等于是80多万美元打了水漂。
大量积货竟然会发生在劳力士身上?其实不难理解!造成这个局面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劳力士素来以精品著称,结果它一生产这样廉价的石英表,居然都没人相信这是真正的劳力士品牌;二是因为他的精确度并不比日本的石英表来得好,两者相权,人们更乐意选购的自然是日本表。
当时的劳力士总经理安德烈·海尼格因此而进退两难,如果以更低的价格销售,即便卖出去了恐怕也只能使自己的品牌受挫,而如果一直让这些表留在仓库里,又如何产生效益?安德烈·海尼格考虑再三后,做了这样的决定:按生产月份留下12块石英表,其余的全部销毁,以“劳力士限量收藏版石英表”的名义对仅剩的12块表进行拍卖。
这样一来,这12块表已经不是一个时间工具了,而是一种可供收藏和投资保值的精品至尊,是矜贵的象征。最后,在1972年6月举办的拍卖会上,这12块绝无仅有的限量版石英表在劳力士原有的品牌效应下,竟然被拍出了130万美元的高价,比卖出80万块表的总和还要高数10万美元!
多年来,很多人都为安德烈如何能做出这个决定而好奇,要知道,销毁80多万块石英表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万一不成功,岂不是自掘坟墓?对于这一点,安德烈·海尼格直到退休以后才在一本《定价的学问》的书中写道:“商品的售价与成本无关,这是由供求关系所决定的,80多万块表只留下12块,这实际上是制造出了一种供求严重不平衡的局面,价格上升也就是在情理中的事情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