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标题:
为什么清华出男歌手,北大出女歌手
[打印本页]
作者:
tongzhuan365
时间:
2017-11-3 18:43
标题:
为什么清华出男歌手,北大出女歌手
清华为何总出男歌手?宋柯、高晓松、李健、水木年华……还真是出了不少。有人肯定要说,“那还不简单,因为清华男生多呗。”没错,清华男生多。在2000年,作为工科学校,男女比例曾经达到惨绝人寰的6∶1,“一对情侣,三对基”。现在,在建设文科院系的不懈努力下,男女比例终于接近了2∶1。
可是,细细想来,再多的丑小鸭聚在一起,也不会出一只打鸣的大公鸡的。男生多就一定出男歌手吗?好像也不一定……
所以我想,一定有什么其他理由,在清华人的基因里面。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送孟东野序》。韩愈老夫子说得多好,我用现代口语翻译一下——“内心有不平,才会叫出声”。
所以,男生多是表象,内心不平是关键。高晓松说,在他们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清华男生有三宝:“踢球,打架和弹琴”,都是跟荷尔蒙有关的雅事。知道老炮儿的“茬架”不?那时居然还有“茬琴”一说,就是找人单挑,比唱歌比弹琴。吉他不是吉他,是你斗牛和撩妹的武器。想象一下,路边草丛里突然跳出来一对基友,大喊:人在塔在!啊,不对。拿琴来战!这画面太美,现在的话想想都会捂脸吧。
拿隔壁北大对比一下,此结论非常明显——男女比例1∶1,哪还有什么不平之气?所以北大男生心里美,不出声;反过来,北大却总出唱歌的女侠——邵夷贝、Mr。Miss、程璧。是不是说明北大女生对自家男生不够满意呢?
好吧,讲真,我也去听过北大的原创,被歌手们的水平和才华震惊了。北大人写的歌自带仙气,或者痞气,总之是某种飘逸的东西。相比之下,清华的原创是这个味道的:室友去留学两年,某天突然对我说:
“看看,我离开了学校,总算明白你和高晓松、水木年华他们写的歌的共通点在哪了。”
“你太抬举我了,不过你说共同点是啥?”
“你们的歌,都带有晚上去东门或者北门外,昏黄灯光下,烟雾缭绕的,烧烤摊烤串的味道。”
或许这就是校园民谣的味道,离开学校越远,越清晰。
除了歌曲画风不同,清华和北大的歌手也极不同。这种不同从各自的校园歌手大赛上看很明显:北大的歌手们大多在低年级参赛,基本只参加一次校歌赛,当一次十佳,惊鸿一瞥,然后挂冠而去。毕竟校风使然,自由随性。过于执着,反而落了下乘。
清华的歌手们不是的,他们很少只参加一次校歌赛,他们把舞台当作征途,征途的终点从来不是进决赛十佳,而是拿冠军当歌王。冠军们往往是高年级,参加过二三四次比赛。在一次一次的比赛和高年级的强大实力压迫下,低年级的歌手逐渐成长。许多校园歌手,嗓音天赋就足以取胜,但在清华,天赋仅仅是第一步,唱功、台风乃至表演等方方面面都要臻于成熟才能赢。
这大概就是清华和北大不同的校风,执着较真,哪怕是玩票也要做最专业的。难怪最后他们基本会达到准专业级,校歌赛请来串场的专业歌手要是不做好准备,还真镇不住这些妖孽。
而之后一不小心转职几个真歌手,也就不足为怪了。
欢迎光临 人生感悟 (http://nfwq.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