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标题:
张五常:从“留级专家”到“国际知名经济学家”
[打印本页]
作者:
tongzhuan365
时间:
2017-11-19 15:42
标题:
张五常:从“留级专家”到“国际知名经济学家”
张五常简介:
1935年生于香港。国际知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1959年到洛杉矶加州大学经济系学习,获得博士学位。1982年起,任香港大学教授、经济金融学院院长。1997年,当选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长,是第一位获此职位的美国本土之外的学者。1969年,以名为《佃农理论—引证于中国的农业及台湾的土地改革》的博士论文轰动西方经济学界。1991年,作为惟一一位未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者而被邀请参加了当年的诺贝尔颁奖典礼。2008年,出版学术著作《中国的经济制度》,在中国经济学界,引起震动。
“我是留级专家”
我妈妈说我是1935年12月出生的,但我姐姐说我是1936年出生的,我想可能是1935年的机会大点。
我3岁开始读一年级,是太小了一点,升不了级,就留级。后来日本人占领香港,逃难到大陆,大概是6岁左右。我妈妈认为我应该读书,走到哪有什么学校就进去了,那时是不讲年龄的,什么地方有书读,哪个班有位子就念哪一班。在一个地方是念小四,跟着跳上中一,又跌落到小三。有一年在广西,饭都没得吃,当然书也没得读。后来到了佛山华英中学,9岁左右,老师问我最高读几年级?我说初一,就考初一,不及格,就读小六。读了一年毕不了业,那就试试中一吧。读了一年,又升不了学,看来读中一不行,学校又叫我读小六。读完又毕不了业。
1948年回香港,我爸爸收到华英校长的信,说你这个儿子没什么希望了,不要令我们难做,别回来了。我爸爸念给我听,说你知不知道这就是开除学籍?我说不知道。在香港湾仔书院念书,念第八班,那时12岁左右,留级留了这么多年年龄还是合适的。读第八班又升不了级……到皇仁书院读书,A到F,最好是A,最差是F,我当然是F。又留了两次级,按照学校规定呢,就要开除,这是我第二次被踢出校门。后来就没读中学了。我是留级专家。
1959年我念大学,是23岁,同学是18岁。我比人家大5岁。一般来说拿到博士学位后如果做得非常出色,12年后升到正教授。我做正教授是32岁。
在香港,假如我问没教到的题目就问了,那就要罚站、要留堂的。在美国不一样,五六百人的大教室,发问不用举手,不用站起来,大声叫出来就行了。老师说问得好,你叫什么名字?赶快把我名字抄下来。
我儿子在美国读经济课程,后来我一看全答错了,但我说一定是A的,因为错得精彩。后来果然是A。这就是美国的教育。
“每天钓,总有机会碰到大鱼的”
我中学功课不行,钓鱼、放风筝、下象棋、打乒乓球、弹小鸟,都很厉害。所以我个人认为假如小孩读不成书,没什么问题。我逃学的时候,到一个很荒凉的沙滩钓鱼,那鱼丝是用手扔出去的,扔出去,收回来,收回来,扔出去。扔一天没有鱼,回家骗我妈妈说上课去了。每一次扔出鱼丝,心里都充满了希望!这锻炼了我后来作研究的耐心。有一次划着小船去钓鱼,遇到一条30磅重的鱼,我和它在海上斗了三个小时,最后钓上来了,我的手臂都肿了。每天钓,总有机会碰到大鱼的,就像我的《佃农理论》,也算是一条大鱼了。到现在我都不明白,当时是坐在教室听老师讲课好,还是一个人去抛鱼丝好。也许抛鱼丝比坐在课堂听那些古板老师讲课好。所以孟子有一次是对的,他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这是对的。你一定要有所用心。我跟儿女说,你们玩电子游戏机,有一个问题,无所用心,不需要想像力,按按钮就行了。我们做风筝,大风怎么处理,做弹弓,分叉的距离多大,用什么样的橡皮,用什么样的石子,都要有很深研究的。
“有成就感,不一定成为爱因斯坦”
要有自知之明,有天分没兴趣,或者有兴趣没天分都是不行的。兴趣自己容易知道,天分就要客观一点了。我认为每个人都有天分的,就看在哪方面。我小时候打乒乓球,有兴趣,以为自己有天分,碰到个小孩,教他打,3个月之后就打不过他了,而且他赢得很离谱。我就知道我的天分永远比不上他。这个小孩的名字是容国团。
我离开香港去加拿大前,阿团说:我们做这么多年朋友,我也没钱送给你,我教你怎么发球吧,我自己想出来的。我想我学来干吗呢?可是不好意思不学。第二年,我在加拿大拿了个单打冠军。在加州大学,有一个教授说他经济学厉害过我,我说我厉害过他,结果大家签字,在乒乓球桌上赌胜负,谁赢了,谁的经济学就厉害。结果他输了我十多局,他没一局拿到过5分。他说:你怎么不去打乒乓球呢?你去争取世界冠军吧。我说你笨死了,我怎么打得过容国团呢?
一个人没有成就感是很大的遗憾,每个人都应该在某方面有些成就感,不一定要成为爱因斯坦。
“我想自己思考,不要骚扰我”
找个好师傅很重要,启发力强。跟个好老师和看本好书是两回事。学问好是可以看书看来的,跟个好老师可以跟着他想。不能想的,墨守成规的,就不要跟他了。找一个思考的好,性情和你相近的。
要想办法,不要死读书。到一个地方要停下来,想一想。我55岁开始写书法,如果一段时间没有进步,我就要想一想,什么地方不妥了。我大学读书的时候,花时间找书读,多过读书的时间,因为真正值得看的书是很少的。我到处问人,这本书行不行的。找到了普遍受人推崇的书了,我还不马上读,翻一翻,品尝一下。如果是值得读的,你要拼命去念。1961年到1962年的时候,科斯一篇50多页的文章,我整日放在袋里,会背了还不时拿出来翻翻。你读对了一本书,你就会判若两人,你读那些垃圾书,越读越衰。方法对的话,事半功倍。
要想有所成就,总有一段时间是非常拼命的,这是无可避免的。你想做学者,大概要三年时间,听不知音,食不知味。我是花了三年时间,带上饼干,几乎睡在图书馆,之后再也不读书了。我不想别人干扰我的思想,我听都不想听。我不是不给他面子,我是想自己思考,你不要骚扰我。
欢迎光临 人生感悟 (http://nfwq.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