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标题:
逃离北上广才是真成功
[打印本页]
作者:
tongzhuan365
时间:
2018-1-10 10:50
标题:
逃离北上广才是真成功
其实逃离的只是少数,大多数人开始谋划的是新城市的安居计划。未来中国数十年的居民生活格局与地区经济发展,就蕴藏在了人们的这种选择当中“逃离北上广”,或者按最新版本叫“逃离北上深”,是一个经常被拿出来讨论的话题。这似乎说明,应该坚守在一线城市还是应该逃离一线城市,一直是年轻人面临的现实选择。
实际上,离开一线城市的人未必都是“逃离”,每个人的情况不尽相同。有被逼无奈的离开,也有按计划的主动撤离。而在离开一线城市之后,你的实际去向也决定了你在未来过得好不好,以及大致能混成什么样。
逃离的两条路径
有不少人把年轻人在工作几年后,逃离一线城市的原因归结为房价过高。这实际上并不准确。当然,三座一线城市的房价之高,已经无需多言。如果再加上其他高企的生活成本,北上深的职场生存压力还将会更高。
但这种经济压力真的就是迫使有些人“逃离”的唯一原因吗?答案并非如此。
实际上,困扰一线城市流动人口的最大问题在于,外来人口想要真正融入这个城市并不容易。如果没有当地户口,那么子女的就读问题,买车买房的限制问题,社会福利保障问题等都会成为困扰。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用金钱弥补不了的。有一些人选择回到了原籍,因为只有在那里,你才不会被当做二等公民对待。
此处又存在两种路径选择。一种是彻底回到户籍原籍的三四线城镇,这种情况基本上来说撑不了多久,就要又嚷嚷着“逃回北上深”。为何?回到原籍以后,会发现工作不对口,朋友没话聊,业余生活质量低,总之是各种不适应。这一条路径不是很靠谱,也不能代表大多数“逃离北上广”的真实情况。
逃离一线城市的第二条路径,也是更普遍的情况。那就是主动逃离。主动逃离和被动逃离的显著区别在于,主动逃离者一般混的还算不错,收入也过得去,并且在逃离以前做过比较周详的计划。最重要的一点,他们不是逃回原籍,而是逃到距离一线城市最近的二线城市或者卫星城。在这些临近一线的地方,房价相对较低,落户难度较小,社会资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有不少人选择在这些城市买房置业,但是并没有放弃在北上深的工作。基本上是开启了一种两地奔波的模式,时间成本较高。不过,这点成本与留在一线周围的好处相比而言,仍是微不足道。
双城记生活模式
逃离北上广的人当中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原本是二线城市的常住人口,因此他们逃回原籍的情况比较多。这些城市虽然比不上一线及其周边的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但是在区域经济中扮演重要作用,回去能发展得好的机会也存在,因此回到原籍的人不在少数。
我们可以根据中国城市的人口凈流入情况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都知道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这三个城市群对于人口的吸附能力最强。但是观察人口流动趋势,也会发现一些新的变化。在2010年的时候,人口净流入最多的城市的上海、北京、深圳,分别达到了953万、771万、755万,在2015年的时候,北京流入人口依然很多,但是上海则下降到了728万人、深圳只是略微上升到783万人。
造成这两大城市人口净流入没有陡增甚至还下降的原因在于,其周边的城市分担了一部分新进人口。离上海不远有苏、杭等地,珠三角则是以广深双核为中心,辅以珠海、佛山、东莞等城市,这些城市在近期三五年房价上升趋势明显。
除了这些巨无霸城市群之外,人口净流入最多的城市是成都、郑州、武汉、厦门等地,都超过了百万人的流入量,而这些城市的房价,也在近年有明显的增长。以上几座城市都是在区域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城市,社会资源、产业结构都具有次于一线城市的吸引力。
实际上,通过简单的分析就可以知道,“逃离北上广”的最终目的地并不是三线以下城市或者小县城。
有主动逃离一线城市的资本,说明你已经混出来了,或者至少是快混出来了。如果你目前还只能死守在一线,无房无车无户口,这说明你还需要静下心来规划一下自己未来的生活路径。
如果打拼在一线的你来自三线以下城市,我可以告诉你,回去是不可能的。在三大城市圈和地区枢纽城市以外,其他二三线以下城市的人口流入速度缓慢,甚至停滞。据统计,全国前35个主要城市中前13个大城市就流入了2832万人,后面的22个二线城市,则只流入了946万人,相当于总数的25%。事实上,这些城市,基本上都是各省的省会和地区大城市。它们尚且如此,可以想象,省会以下的三四线城镇,是何种光景。
说到最后,真的有人在“逃离”一线吗?其实逃离的只是少数,大多数人开始谋划的是新城市的安居计划。未来中国数十年的居民生活格局与地区经济发展,就蕴藏在了人们的这种选择当中。
欢迎光临 人生感悟 (http://nfwq.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