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标题: 清华年度人物 [打印本页]

作者: tongzhuan365    时间: 2018-4-21 10:33
标题: 清华年度人物
  新时代青年精神

  新的时代,召唤新的青年;新的精神,开启新的征程。你看学霸们一个个毫不费力,却不知道他们背后的十分努力,王子承、于婉莹、朱晓鹏,他们用自己的努力,书写了蓬勃的新时代青年精神。

  讲好中国故事

  有的人选择了投身于科学深处,有的人选择了拿起画笔,有的人奔向了军旅,有的人奔向了非洲大陆……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讲述着清华园的故事,讲述着新时代的中国故事。你所在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所创造的每一个故事,就是十三亿个中国故事的一页。

  (特约教师周长会)

  作文君:2018年清华大学新年联欢晚会上,2017清华大学学生年度人物揭晓。清华学生狄迪用平凡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个年度人物不平凡的故事。你可能会羡慕他们天赋超群,他们却说出了一个小秘密……

  2017年马上就要过去,在这一年中,你是否感叹世界变化之快,自己却不能置身其中?你是否为自己不知该做什么而失落难过?今天的我们是否还能想起梅贻琦校长那句“大学生者负新民工作之实际责任者也”?其实在清华园里,你永远能找到答案。这些人,这些事告诉我热爱、责任和自信的力量。

  2014年,冷冻电镜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结构生物学领域风起云涌。博士二年级的万蕊雪听取导师施一公教授的建议,开始独自承担酵母剪接体提取的工作。这条路,她无所畏惧。

  2016年春节,万蕊雪的研究小组在实验室里24小时连轴转,而她自己则负责晚上10点到凌晨6点的夜班。每熬夜一宿,她需要完成两千步操作,甚至会为了睡着10分钟而痛心疾首:全世界就这么几台冷冻电镜,一分一秒都不该浪费。

  正是这股精神,万蕊雪在RNA剪接领域不断完成突破。我问她,为什么要这么拼。她告诉我,她从高中就开始喜欢生物学,她希望能投身科学,造福人类。

  在今年本科生特奖的舞台上,物理系系主任王亚愚老师骄傲地介绍了一位本科生——胡耀文,四大力學全满分的清华第一人。他绝不仅仅是一个只会读书和考试的学生,立志成为一名科学家的他,在短短3年的本科时光里,已经在物理学多个领域展开探索。他珍惜课内课外的每一点时间,在哈佛研修时,他每天工作到深夜,直到睡着前一秒还在思考白天的课题。

  胡耀文告诉我:在清华,他做了许多选择,得到很多的同时也失去了很多。但他乐在其中,不曾后悔,他意识到他是真正喜欢物理的,愿意为此付出一生。

  有一份热爱的事业,是幸运而幸福的。

  一个零基础的清华博士,到全国大学生击剑锦标赛冠军,需要付出多少天的努力?王子承告诉我,一天,每一天。2012年伦敦奥运会,他梦见自己站上了击剑的冠军领奖台,而在此之前他甚至从未拿起过这柄剑;那天之后,这柄剑他再也没有放下过。

  作为零基础的新人,王子承的每一步都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为了对得起心中的梦想、击剑队的传承和导师的支持,他把科研之外的所有时间都投入训练中。每一年的全国大赛见证了他的收获和成长,2016年,他在10比13的绝境之下上演大逆转,以15比14获得冠军!

  当胜利到来的那一刻,王子承抱着击剑队刘爽老师一起哭了,我知道,这是喜悦的泪水,这条路上,他始终昂首挺胸。

  你或许会羡慕他们天赋超群,但他们却告诉了我一个小秘密。万蕊雪初入施一公实验室,快节奏高效率的环境让她感到之前所受的实验训练都如同过家家;胡耀文高考压线进入竞赛高手如云的物理系,第一节微积分课上他就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读物理的料;王子承第一次参加全国大赛状态低迷,甚至在团体赛上了冷板凳……其实,没有什么大牛学霸,一切都只是厚积薄发。

  2016年冬天,于婉莹在法国研修期间开始尝试用水性笔作画,独有一番意境。回到清华后,于婉莹感叹身边的校园美景无数,而在园子中已经度过7年时光的她,却还没有把自己对生活的经历和感悟凝结于画作之上。就这样她开始了清华园系列绘画的尝试。一支再普通不过的水性笔,在她的手上宛如魔杖,定格一幅幅清华风景,重温那些色彩斑斓的历史故事。

  在这背后,是于婉莹扎实的基本功:本科研习国画、研究生转而攻读油画的她将中西方的绘画表现手法融为一体,酝酿出自己的独特绘画风格。凌晨从画室离开的她,满脑子都是如何调整手上的作品。

  于婉莹告诉我,她曾经很羡慕清华园里的同学们,投身科研,改变世界;而现在她坚信优秀的艺术作品同样充满力量,能把人们内心的热情和勇气挖掘出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你看,是热爱,让清华园里的学子们不忘初心,努力追梦,勇敢定义更新的世界;而责任,激励着清华人肩负使命,甘于奉献,用选择书写中国青年的担当。

  2015年9月,随着一声长鸣的汽笛,主动选择休学参军的二十五个清华人开启军旅生涯,这一去,就是两年。朱日和阅兵、国际侦察兵比武、北京特大暴雨抢险,这些你耳熟能详的事件中,都有他们的身影。

  清华学生,为什么去当兵?或许他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但相同的是心中的那份责任。如今,他们的身份已经是清华退伍老兵,握过枪的手握起笔更有力。我想,他们不会忘记对祖国的誓言,若有战,召必回。

  清华学子,与祖国同命运。他们毅然从军入伍,报效祖国;他们立足校园,服务社会。这是清华人的担当。

  清华人,走出校园,到世界需要的地方去!

  这一年,李亚东办好了休学手续,只身前往非洲,走遍肯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埃塞俄比亚、摩洛哥、尼日利亚6个国家,采访了近300家中国在非企业。这一段珍贵的经历让他决定:不仅他要扎根非洲,要让中国文化也扎根非洲!李亚东创办了非洲第一本中文机场杂志《东非瞭望》,把非洲大地上的中国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我时常在想,一个本科生,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休学只身前往非洲,去探索未知的土地?李亚东告诉我,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是青年人的使命。他知道无论何时何地,清华始终在背后注视他、支持他。

  自信自强的清华人,追求卓越,用行动发出时代最强音。

  2011年的一个夜晚,厄运击中了18岁的朱晓鹏。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让他几乎丧命,也剥夺了他自由行动的能力。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里,他被迫面对疼痛与无力。而今天,朱晓鹏已是清华数学系的博士生,积极投身于科研,立志成为一名大学教师。

  突如其来的病痛让朱晓鹏失去了身体的自由,他曾封闭自己,不敢见人;他也想过放弃人生,浑浑噩噩。但他不仅自己站了起来,还回到了清华园,继续自己的大学生涯。现在,他正尽己所能,推动无障碍校园的建设,为更多人带去希望。“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朱晓鹏不相信命运,他相信自己。

  ……

  这就是清华人,不管身陷轮椅还是站上讲台,他们始终都会用行动来发出时代最强音。清华园的故事远远不止于此。我们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无论你专心学术,还是热衷于体育文艺,积极参与志愿公益,又或者,为了祖国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奉献青春,只要坚持在自己选择的路上走下去,我们都会为你而喝彩。我们所创造的每一个故事,构成了清华的2017。每一位清华人,都是年度人物。

  2018,世界如此之新,一切由你定义。






欢迎光临 人生感悟 (http://nfwq.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