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标题:
民间智慧
[打印本页]
作者:
tongzhuan365
时间:
2019-4-7 16:53
标题:
民间智慧
《樱桃小丸子》这部作品,犀利地描绘出普通人家过日子的那点小心机、小窘迫、小快乐。比如一家老小吃牛肉火锅,由于牛肉价钱贵,这家的锅里一少半是牛肉、一多半是便宜的猪肉。火锅吃到一半,妈妈打入鸡蛋,放进年糕,煮成大杂烩。最后剩下的那点汤,还会被小丸子喝得一滴不剩。她发表“高论”道:“不只是火锅,吃其他东西的时候,汤底也是味道最好的。吃盒饭的时候,饭盒盖上的饭粒也不错。雪糕包装纸上的那点儿也不要浪费。总之吃东西如果不吃得干干净净,就不会领悟到食物为人提供的真正价值。”
拿猪肉替代牛肉,这是物资短缺年代里最熟悉不过的民间智慧。这就好比罗宋汤的主料本来是牛肉,但过去牛肉价钱贵、难买到,上海的主妇们就用切成丝的红肠取而代之,以至于到了牛肉没那么难得的现在,家里做罗宋汤,照样会去买根红肠来切丝。
以前的上海家常菜蟹粉蛋,完全见不到货真价实的蟹黄、蟹肉,而是用姜、醋等调料炒蛋。鸡蛋没有搅打均匀就下锅,盛起时蛋白与蛋黄是分离的,吃进嘴里有种自欺欺人的蟹味。
西方人同样有创造“低配版”的智慧。在咖啡豆短缺的时候,欧洲人和美国人用菊苣根来替代咖啡豆。战后物资短缺,民众吃不到肉,那就吃鱼吧。
在“饿狼”岁月里,人们吃肉的欲望都那么强烈,可肉供不应求啊,于是用面粉加调料,也能聊以慰藉一下人们对肉的念想。以前学校食堂里的狮子头个头挺大,就是用面粉替代了肉,烧得浓油赤酱、结结实实,倒也很受同学欢迎。
另一种民间智慧则是以配料填补空白。台湾小说《几度夕阳红》里,贫寒的公务员家里四口人吃饭,桌子上就只有一盘豆腐干炒肉丝算荤的,儿子嫌弃猪肉切得像头发丝一样细,翻找半天才夹到一根。同理,作家舒国治称,宁波人拌海蜇皮加入大量蘿卜丝,不免有添多配码以达到节俭之目的。而他小时候家里吃的炒鳝丝,则是用许多的瓠瓜切成细条与鳝丝同炒,一盘看起来很多,其实鳝丝极少。
内脏等下脚料,过去是吃不起肉的穷人的食物,卖得极便宜。东京流行的“内脏烧”原本始自20世纪初,朝鲜移民用传统烤肉法来处理他们唯一能买得起的肉食。还有四川的凉拌菜夫妻肺片,“肺片”本来写作“废片”,主料是一般餐馆废弃不用的牛杂碎,价格低廉,是当时做苦力的和穷学生爱吃的。
“穷人的食物”也有翻身的时候。重庆的毛肚火锅原本是嘉陵江畔纤夫们吃的,将宰牛后丢弃的牛下水收拾干净,边烫边吃,饮烈酒,图个痛快。然而现在鲜毛肚可是紧俏货,价钱远远超过了牛肉。
还有豆制品,本来是穷人补充蛋白质的恩物。当人工变得值钱,豆腐的身价自然就上去了。或许有一天,豆浆会卖得比牛奶贵。到那时,谁是谁的“低配版”,还真不好说。
欢迎光临 人生感悟 (http://nfwq.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