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标题: 果味人生 [打印本页]

作者: tongzhuan365    时间: 2019-4-11 15:34
标题: 果味人生
  杨晓洋吃过600多种水果,苹果、香蕉、葡萄之类的常见水果不算。

  爪哇岛上的“香波果”会让你打嗝、出汗都有紫罗兰香味,“非洲竹竿”甜度是蔗糖的3000倍,“神秘果”可以化酸为甜……杨晓洋今年30岁,他儿时的梦想就是吃水果吃到饱。

  他被称为“水果猎人”,仅榴梿就吃过100多个品种。为了找到更多水果,这个曾经的精密仪器工程师辞掉工作,按照水果的成熟期排日程,不仅深入国内和东南亚各国的集市,还跑到野外,跟叼着香烟、敞着胸脯的大叔搭讪。他甚至会站在树下,等着猴子、松鼠扔下啃过的果子——它们熟知哪些水果最成熟、最美味。

  在野生水椰子的“老家”婆罗洲基纳巴唐岸河,他看到水椰林随水流漂移,像行走的山脉。在热带雨林中寻找香波罗蜜时,他还惊动过蟒蛇。

  十几年前,杨晓洋去新加坡读大学,一出机场便被美丽的热带植物迷住了。這个出生在中国北方农村的男生,小时候就喜欢偷苹果、打枣子,这下就像老鼠掉进了米缸。他开始泡植物园、去野外,“每到一个地方先去‘拜山头’”。观察植物时,他为植株和每一个细节拍照,有人说他“着了魔”。

  2013年,杨晓洋正忙着生产精密仪器的零部件,新加坡遭遇雾霾,空气污染指数飙升至400。

  雾霾是印尼“烧芭运动”引起的。为了开垦土地,当地人会焚烧野生植物,等灰烬的肥力发挥殆尽,换个地方接着烧。

  “太心疼了。”杨晓洋回忆起来感慨道,“这些生命经历了千万年风霜雨雪都顽强地活了下来,却因为人类而濒临灭绝,这让我无法容忍。”

  杨晓洋决定辞职,去“抢救”植物。

  他给见到的植物拟定中文名称,按照科、属、种分门别类整理照片。至今,他已经给1800多种东南亚植物拟定了形象易读的中文名,也建立起了自己的“东南亚植物数据库”。

  因为熟知东南亚植物,他曾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做引种保育工作,帮助中国自然标本馆丰富植物类群名称,还跟不少高校的植物学教授合作做课题。

  在收入方面,他“只赔不赚”,父母常为此忧心。他说:“我是无业游民,等到维持不下去的时候,就去开淘宝店,卖榴梿攒钱。”

  他很想吸引公众的注意力,让保护植物多样性的意识深入人心。在他看来,人类了解自然环境是义务。

  尽管频繁地做演讲、参加活动、讲科普课,他却发现:“没有多少人对植物感兴趣,人们觉得,植物类型的多少跟自己的生活有什么直接关系呢?知道这些有什么用?”杨晓洋说,一种植物消失,会有10种~30种依附于这种植物的动物和微生物消失,这种连锁反应势必会波及人类。

  直到发出的水果照片被网友关注,他才终于在植物和大众之间寻找到了媒介——那些不寻常的水果。

  杨晓洋说自己就像可可果一样,要靠色泽和香甜的气味来吸引大家的目光,“要通过有趣的经历和漂亮的图片让他们爱上植物,加工成巧克力的可可果,没有人不爱”。

  苦瓜的近亲木鳖果,名称和样貌毫不起眼。他尝了才发现,与苦瓜完全不同,木鳖果的果肉是鲜艳的红色,层层交叉排列,口感柔滑,还自带芬芳。水椰子的果壳硬得像天马流星锤,用刀砍开果壳,其中包裹的果肉则晶莹剔透、汁水丰富,像天然的果冻布丁。

  在他看来,追求甜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的本能,人类永远无法离开水果。

  不过,吃比较罕见的水果时,无论多可口,他都只吃一点点。他说:“海底椰又被叫作‘屁股果’,果实好几年才成熟一次,所以再好奇也不能吃,保护植物的多样性才是最重要的。”

  有一次杨晓洋在苏门答腊岛的雨林中考察,突然被什么砸中了头。随后,他在落叶中找到了闪烁着金属光泽的蓝色圆形果子。他轻轻地切开蓝色的小果子,发现淡绿色的果肉中掩藏着一枚凹凸不平的坚硬果核,剔除果肉后,他才发现这果核是八瓣的“金刚菩提”,市价可达上千元。

  那一刻,他的周围满是掉落的蓝色小果子,母树圆果杜英就在他身旁。杨晓洋脑子里闪过“捡几百颗回去”的念头,但这不利于圆果杜英的播种生长。最终,他只带走了几颗,用作解剖和留念。

  杨晓洋记得,他每次讲完这个故事,听众的脸上都会浮现出惊讶的神情。他说:“如果植物和大众之间有道鸿沟的话,我就是那个用水果来搭桥的人。”






欢迎光临 人生感悟 (http://nfwq.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