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韩信:会说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42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13 08:22: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①

  韓信年轻时在淮阴走来走去,人人都不待见他,因为他又穷又骄傲。

  比如他母亲去世,家里穷得没钱安葬,他仍设法将母亲埋到一个又高又开阔的地方,认为这个坟墓周围将来必然会成为居住着万户人家的熙攘城镇;再比如,他当时到处蹭饭乞食,却负剑穿街过市,像《乘风破浪》里那个“乡村蝙蝠侠”,随身携带一本《杜月笙传》。

  大多数人随便讨厌一下也就算了,有一种地痞无赖,偏要不依不饶。有一天韩信走在大街上,一个杀猪的少年拦住他,说:“你一个胆小鬼,还成天带着刀剑,有胆你就杀了我,没有胆子,就从我胯下钻过去。”

  这一幕,《水浒传》里的杨志也遇到过,连台词都差不多:“你好男子,剁我一刀。”杨志真的剁了牛二一刀。

  如若韩信能未卜先知地知道这一幕,怕是要吐出四个字:“匹夫之勇!”韩信静静地看了那个少年一会儿,慢慢地,趴下去,从他的裤裆底下钻了过去。满大街的人,都笑得很开心。

  他幸运地赶上了乱世,对于韩信而言,乱世是重大利好。他一无所有,没有什么可以失去,他胸有韬略,在乱世里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变现。

  正好项梁渡淮而来,韩信仗剑追随而去,在楚军中他没有得到重视,项梁和项羽都无法将他从人群里识别出来。韩信也曾向项羽献计献策,如石沉大海,没有得到回应。

  再待在楚军阵营里是没有前途的,不只是他没有前途,这样的一个项羽更没有前途。他离开楚军去投奔汉军之后,明确地告诉刘邦,项羽貌似勇悍仁强兼具,凭的不过是妇人之仁匹夫之勇。加上背信弃义,亲疏有别,为人残暴,“所过无不残灭者”,“其强易弱”。

  “其强易弱”,韩信从项羽的一片大好里,看出暗流涌动,只要刘邦抓住机会,打败项羽并不困难。

  侃侃而谈的韩信,就像一个视力特别好的人,能从一团迷雾中,见常人之所未见。又像一盏指路明灯,照亮了身处偏远心有不甘的刘邦的前程。

  而韩信的过人之处,还不只是目光卓越,实战中,他亦料事如神,屡出奇兵。汉高祖二年,刘邦攻打项羽大败而归,与刚刚收合了一些人马的韩信会师于荥阳,在韩信的帮助下,刘邦打败了追击他的楚军,挽回了一些局面。

  之后三年内,韩信“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引兵下井陉,诛成安君,徇赵,胁燕,定齐,南摧楚人之兵二十万,东杀龙且,西向以报”,被蒯通称之为“功无二于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

  这话不算太夸张,韩信也说过,刘邦带兵打仗的能耐一般。项羽当然很厉害,但是他基础好,起点高,感召力比韩信强,尚不能占足韩信上风,可见韩信的确不是凡人。

  看韩信的一场场胜利,会发现,他成功的关键,在于他深谙人性,项羽善于激发士兵的勇猛,韩信更懂得利用人的恐惧和不安。

  比如井陉之战,他背靠河水布阵,将领们都不服,因为兵法上正确的布阵方式正好相反,是“右倍山陵,前左水泽”。胜利之后,他们向韩信请教其中的奥秘。

  韩信说,这些军队不是他的老部下———他的军队老是被刘邦收编,手里用的总是新人。他没办法让他们为自己卖命,如果不将他们置于死地,他们早就跑光了,哪还能指望得上呢。

  这是“背水一战”典故的由来,与项羽的“破釜沉舟”有相似处,也有不同处,他比项羽有更多顾虑,除了要对付赵军,还要对付离心离德的汉军。

  他得先搞定自己人,再去搞定对方,在战争依然在继续时,他叫轻骑兵进入赵营,插上汉军的红旗。赵军打得热火朝天的,一回头,见营垒里遍插红旗,顿时崩溃,四处逃奔,汉军轻易地获胜。

  后来,韩信与项羽在垓下对峙,也是让汉军唱起楚歌,项羽以为汉军募来楚人,那么楚地必定已被汉军占领,瞬时间不作他想,在虞姬面前,慷慨悲歌,以失败者自居了。

  ②

  莫笑赵军与项羽的轻信,在最为紧张的时刻,若有风吹草动,有多少人,不会掉入自我怀疑中,还能够动用理性,勘察周围的真实境况呢。

  韩信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懂得弱小者的心理,这与他出道之前的寒微生涯有关。他知道不太给人面子但更尊重他人利益的刘邦,一定能够赢了对眼前人客气却舍不得给人封赏的项羽。在韩信的孤独岁月里,他可能将人的九曲回肠都琢磨得一清二楚了。

  可是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听过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韩信更可悲,他会说很多道理,也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在韩信打败龙且之后,项羽感到了恐惧,派谋士武涉去劝他。武涉跟韩信分析天下形势:“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又警告他,一旦项羽完蛋了,刘邦下一个收拾的就是你。“何不反汉与楚联合,参分天下王之?”

  武涉虽自为其主,三分天下的主意对韩信是有利的,韩信却给了他一个与一贯的理性大相径庭的回答。说我当年在项王手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话不用,所以我才离开楚军投奔汉军。“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亲信我,我背之不祥,虽死不易。”

  武涉说的是前景,韩信算的却是旧账,刘邦过去对你好,并不能消除武涉提出的隐患,况且,在过去,刘邦对你真的有那么好吗?

  当年韩信攻下魏国击败赵国的时候,刘邦总是立刻派人来调走韩信的精兵,输送到荥阳战场上。公元前204年,刘邦被项羽打败,狼狈地逃到韩信驻扎的修武,他扮成使者,进入韩信的营帐,趁韩信还在睡觉,夺了将印军符,调换众将职位,又叫韩信组织新兵,向东进击齐国。

  刘邦对韩信始终留着一手,韩信对刘邦,也没有那么赤胆忠心。打下齐国之后,他提出要刘邦封自己做“假齐王”,刘邦正被项羽打得晕头转向,这简直是要挟,但这要挟起了作用,识时务的刘邦,干脆封韩信做了真齐王。

  理性、机智如韩信,怎么画风陡变?忘记了自己和刘邦的真实关系?

  ③

  我觉得韩信不会忘,他是一个记忆力特别好、心里有杆秤的人。

  项羽乌江自刎之后,刘邦江山已定,便夺了韩信的兵权,将他改封为楚王。这连杯酒释兵权都不算,但韩信也没有太计较,因他是楚人,也算衣锦还乡,他找来几个在他未发达时曾与他有交集的人,将恩怨一一结清。

  首先是一位曾经分饭给他吃的洗衣老妇,赐千金。

  其次是当年有位亭长,曾容留他在家里吃饭,亭长的老婆不乐意了,每天早早做好饭让家人吃完,等韩信起床,就啥也不剩了。韩信给了这位亭长一百钱,说,您是个小人,做好事不彻底。

  最后,他找到当年羞辱他的无赖,出人意料地,封了这无赖一个中尉的官职,他对各位将相说,当年他羞辱我时,我难道不能杀了他吗?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

  刘邦也封赏过曾看不起自己的雍齿,但那是为稳定大局。韩信封赏这无赖,更多的是为了雪耻。这个方式挺巧妙,可也说明,当年的他,并不像表现出来的那样情绪稳定,即使他如此成功,也没能将旧日放下。

  他和漂母的关系,则更值得玩味。当年他在城外钓鱼,遇到洗衣的老妇人,老妇人见他饿得慌,就把饭食分给他吃,一连几十天。韩信信誓旦旦,说他将来一定要报答这个老妇人,老妇人烦了,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看你可怜才给你饭吃,岂会指望你报答?

  韩信的不幸,或许就在于他的理性与感性都太发达,他能将天下大势说得头头是道,却无法走出内心的城池,即便功成名就,他仍然记得少年时曾经历过的辛酸,予温情以报答,予无情以报复,至于那无赖,与感情无关,他也要想方设法予以清账。

  他一生都是一个孤儿,对这世间,他有警惕,能洞察,善投机,但对于温情又没有抵抗力。一方面懂得怎样跟刘邦斗智斗勇,另一方面,又念念于刘邦曾经给他的温暖,自己给自己制造幻象。

  他是如此矛盾的一个人,这注定了他的纠结、不彻底、当断不断,也注定他干不过刘邦,并最终死于吕后之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人生感悟  

GMT+8, 2024-11-19 05:31 , Processed in 0.12649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