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毛不拔”“天下大治”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42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14 20:09: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俗语“一毛不拔”指为人极为吝啬自私到家。考其根源是指战国时代哲学家杨朱的理论。语出《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由此,杨朱学说似乎便成了极端自私自利的代名词。

  其实这并非杨朱学说的要点,杨朱学说的要点在于“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淮南子·汜范论》)他着重自身修养,主张保持原来的天性,使不致为外界事物所累。“一毛不拔”体现的正是这一思想。

  有人曾问杨朱,拔下先生你身上一根毫毛,去普济一代人,你愿意做吗?杨朱说,一代人本来不是一根毫毛所能济的。又问,假如能济,你愿意吗?杨朱便不说话了。

  杨朱为什么不说话呢?道理是这样的。假设要你拔一根毫毛救助一个人,你当然拔;假如要剥下一块皮肤救助一个人,你可能犹豫,但也会同意;假如要砍下你一只手,救助一个人,你大概不会同意;假如要砍断你一条臂膀,你肯定不会同意。可是,臂膀连着手,手连着皮肤,皮肤连着毫毛。虽然一根毫毛比起肌肤是微小的,肌肤对于肢体来说也是微小的,但毫毛积而成肌肤,肌肤积而成肢体,你又怎能轻视毫毛呢?

  根据这种理论去教化人民,便可以达到“天下大治”。杨朱认为,古时候的人损失自己一根毫毛来做有利于天下的事,他们都不做。反过来,整个天下的东西都给他一个人,他也不要。如此,人一根毫毛也不损失,天下也就大治了。

  这种理论在今天,还有借鉴的意义吗?

  当然有。我不禁想起多年前在报上读到王蒙先生的一篇文章,《珍爱生命》。文中写到作者在看电视报道“‘九一八’开封文物特大盗窃案”宣判时,主犯刘农军在听到死刑令下达时,居然对着法庭狂笑不已,一副“栽了我认了!”的满不在乎的样子。王蒙看后“深感震惊”。他认为,即使罪犯也应该想想,金钱真比生命更重要?对物质的追求就一定要以生命为代价?罪犯在走向刑场的时候,应该有所觉悟,这就是“珍爱生命”!

  由此,我也想到自己多年前看过一个山西“打拐”大案的电视报道。一群被宣判死刑的人口犯子中有个女孩,大约二十岁不到。说来她也是先被拐卖而后又助纣为虐地帮人口贩子贩卖别人。别的死刑犯人差不多个个垂头丧气心事重重,却惟独她面对镜头,笑得很灿烂,甚至很“阳光”。采访的女记者看到她这副模样,不禁很震惊,连声音都有些因激动而哆嗦,问:“你知道不知道你明天就要被处决,你还这么年轻,你怎么这么开心?”这时,这个女孩才收敛起笑容,说:“你瞧我年轻,其实我的心早就老了。这些天,想想,该吃的也吃了,该喝的也喝了,该玩的也玩了,该见识的也见识了。死了也没什么可遗憾的。”

  这就是某些人被金钱和物欲扭曲的心灵。由此,杨朱的学说,“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就有着很深刻的现实意义。杨朱学派认为,生命比“爵为天子”、“富有天下”更为宝贵。(《吕氏春秋,重己篇》)。如果今天我们每个人都重视自己的生命,珍护自己的身体,就能够遵纪守法与人和睦相处,远离仇恨、争夺、杀戮、这样一来,天下就会大治。

  “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即对天下有利的事一点都不去做,是应该遭到扬弃。而珍爱生命保护肢体“不以物累形”却可以说是对人心浮躁物欲猖獗的一剂良药。和谐社会的建构,离不开如何摆好生命和物质的关系。所以,今日重温先哲的教诲,对我们大有裨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人生感悟  

GMT+8, 2024-11-18 22:38 , Processed in 0.10662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