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校漂族”:漂泊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边缘人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42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3 09:54: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记得大年廿九的那天,我站在火车站广场,看着川流不息的车流,看着别人大包大袋兴高采烈地坐车,突然不知自己可以去哪?从毕业脱离学校开始,好几个月时间,我没有找到工作,没毕业的师弟师妹们已都回家过年了,可我,怎么回家面对?偌大的一个城市,难道就没有我可以立脚的地方?”——一位“校漂族”的困惑

  2005年,当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338万人时,它便成了中国自1999年实行高校扩招政策后,毕业人数最多的一年。一些暂时没有工作、或是筹备攻读研究生等等的毕业生选择了第三条路,他们以各种理由滞留在学校,成为寄居在高校周围的一个特殊群体——“校漂族”。他们在食堂吃饭,到图书馆学习,去操场踢球,在学校网吧上网,学校的公共场所里几乎都可以看到这些被称为“校漂一族”的身影。这些“校漂族”因各种原因选择停留在学习与就业、理想与现实这种暧昧不明的生存境遇之间。他们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究竟是逃避现实还是蓄势待发?是出于无奈的被迫还是因于缓冲的考虑?他们最终又将“漂”向何方?”

  “给我一个理由,让我不再校漂”。随着“校漂族”的扩军,这一新的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曾有一位女“校漂”在网络上连载了纪实小说《28岁大妞在北航的考研生活》,诉说了“校漂”生活的苦涩,博得了广泛的同情。随着大学毕业生“考研族”的壮大,以及找不到合适工作的留档待业人数的增加,有的大学校园甚至出现了“校漂族群落”,致使一些人惊呼:大学生就业步入“迟缓期”。而在同时,不少书商也将谋利的目光锁定在了“校漂族”身上,一些以他们为对象的就业书籍应运而生。如《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业》、《想卖自己——天之骄子夹缝生存启示录》、《剪裁人生——探寻大学生毕业选择和人生规划之路》等,可谓五花八门。这种现象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显现出了中国年轻一代在市场经济时代就业竞争加剧后暴露的脆弱一面。那么这些待业大学生的生存状态如何?其心理承受能力是否具有足够的弹性?

  “校漂族”:为什么漂在校园的边缘?

  在“校漂族”中,以一些毕业生为主体,他们的结构很复杂,有没有找到工作的人,有筹备考研究生的,也有留恋大学环境的等等,而其中考研占有极大一部分,他们通过依附在学校相对熟悉而轻松的环境里生活着,或是轻松地享受生活、或是苦苦地寻觅自己的未来。而他们发出的声音也各不相同的:

  我在学校享受生活

  “这是我的个人选择的自由,任何人都无权干涉。谁规定毕业之后就一定非得去参加工作?学校附近总得有人去住,没有任何文件明文规定我不能住在这里吧?”这是一位家庭条件优越的“校漂族”,他每天的生活是四处闲逛或打打篮球、上上网、玩玩游戏。“该享受生活的时候干嘛不好好享受生活,我就是不想这么早就参加工作。”

  我在筹备考研

  “6点整准时起床,啃两个包子,接着到教室找个位子自习,然后在学校食堂吃饭,下午有时听听讲座,晚上一般自学到11点,最后回到与我‘患难兄弟’同租的小屋,这就是我一天生活的全部。我们是校园的‘大五生’,从外表看,跟我的小师弟小师妹们并没有区别,我们依赖和利用着我们熟悉的学校资源,每天宿舍、食堂、自习室三点一线。只是我们的心态已跟小师弟小师妹们有了微妙的差别,我们已不再被外面多彩的世界所诱惑了。我们全心地投入到考研生活中,我希望你通过提高文化水平改变生活。”这是另一专注于考研的“校漂族”的心声。

  我们在寻觅生活

  与以上两位相比,刚毕业的阿榛就要艰难得多。因本科所学专业较为冷门,她还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加之家境窘迫,她显得很无奈:“外面生活的开销实在太大,再加上找工作还要一笔不菲的开支,实在没办法承受,只能选择与师妹挤着住,毕竟这可以节约一笔比较大的开销。我也希望自己能早点找一份合适的工作以结束这种‘漂’的生活。”

  “我的考研在山腰,想去寻它分太高,研究生它不好考,导师问我要成绩,回他什么:不及格,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漂在学校。

  我的工作在闹市,想去寻它人拥挤,招聘会它太火爆,考官问我要资历,回他什么:零经验,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漂在学校。

  我的出国在河滨,想去寻它河水深,外国语它太难搞,使馆问我要签证,回他什么:没担保,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漂在学校。”

  这是一位“校漂”模仿鲁迅的《我的失恋》写的一首打油诗,打油诗虽然荒诞,但却惟妙惟肖地道出了大部分青年人选择做“校漂族”的原因。

  也许是“校漂族”心理层面上还未完全“断乳”,使得他们进入社会后无法适应,因此选择重回学校寻求依靠。学校氛围在他们心中无法割舍,而社会现实又让他们不放心甚至害怕。他们选择学校边缘作为栖息场所、过渡阶段,从事一些非完全社会化的活动和工作,他们读研,做家教,不断找工作,恋爱,甚至无所事事。

  相关链接:除了极少数拿不到毕业证、学位证,又不愿意离校的边缘群体外,目前流连在大学校园内外的“校漂族”主要有五类人:一类是为了躲避严峻的就业形势、想给学历镶金边的“考研敢死队”;一类是为了职业理想而暂时打工,却时刻伺机跳槽的“打工派”;一类是等待签证、漂洋镀金的“留洋帮”;一类是对社会存在逃避心理、留恋校园恬静生活的“恋校派”;一类是没有人生规划、属于“混世魔王”的“逍遥派”,但这类大学毕业生属极少数。

  专家观点:著名管理学家彭国甫教授认为,“校漂族”的出现是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一种必然现象,并认为导致这一群体出现的主要原因有:“一是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学毕业生急剧增多、就业率下降,一部分大学生毕业后短时间内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二是由于一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不愿意去一般单位或不太满意的单位,没有找到满意的单位就暂时不去就业,等待时机。把熟悉的校园作为就业的缓冲地就成为他们的首要选择。三是由于社会对人才要求标准的不断提高,特别是一些用人单位出现‘人才高消费’的现象,促使一部分没有就业甚至已经就业的学生又重新回来准备考研深造,以适应社会对人才更高的能力素质要求。四是由于相关政策的影响。2002年,国家教育部等几个部委共同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其中规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学校可根据本人意愿,其户口两年内可保留在原就读的高校,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口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这一规定使部分毕业生顺理成章地成为‘校漂一族’。”

  “校漂族”:边缘群体的心理重压

  “校漂族”看似悠闲的生活背后,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透支健康和改变正常的生活方式是他们无奈的选择。毕业后暂时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游走在职业生活的边缘,这种“漂着”的生存状态使大学生“漂族”对社会发展前景的预期多了几分悲观,对自己的人生前途也增添了几分迷茫。

  据网上作出一份心理调查,显示出校漂族复杂的心理状况:

  “我时常有一种孤独感和压抑感,自己既不属于学校,也不属于社会,感觉像个边缘人。”——“痛并快乐者”

  “漂了这么长的时间了,我对自己是没有一点信心了,可想着家里快要变成古董甚至有可能倒塌的房子,我不得不对自己有信心,不得不努力去寻找。”——梅君

  “我准备跟朋友到广州去看看,虽然没有考研,但我也必须等到考研成绩出来之后才能出去,要不我没法向我爸交代。说真的,我挺喜欢‘漂’的感觉,既不是城里的人也不是城外的人,有什么不好?用不着考虑是进城还是出城。”——阿钟

  “既然我已经认定考研了,我就会继续走下去。我们学校有一个师兄考了八年才考上本校的计算机。”——志刚

  “找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太难了,对于我们这些外地学生来说,只能在学校缓冲了,要是条件允许,在校再学点东西那就更好了。”

  ——林立

  “我已经记不清参加过多少的招聘会,只是参加多了后,每去一次招聘会,我都在那门口考虑考虑再考虑,是进,还是不进?是的,我应该进去,可是每一次花了5元或10元钱的结果得到一周煎熬,每一回我等到绝望了,用人单位的电话始终是哑巴,而口袋里5元10元在一张一张减少。”——叶子

  相关链接:待业大学生中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生活朝不保夕的只是极少数;多数待业大学生对暂时找不到理想工作持“理解”态度;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之后,职业期待有所回落,多数人相信自己“明天会更好”。从地域差别看,上海的待业大学生多数既接受父母给的生活费,也自己打工;沈阳的待业大学生多数接受父母亲友供养;青岛、济南、沧州等中小城市的待业大学生多数已经能够自食其力。这可能与所在城市职业竞争激烈程度、家庭供养能力,以及待业原因不同有着密切联系。但无论属于哪种原因,待业大学生的生存状态“优于”其他失业青年群体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专家分析:“校漂族”的行为从心理层面上看,大致是出于以下几种原因:

  安全需要——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群给人较大的安全感,使人在心底里感到放心。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了四年或更长时间,学校及周边的设施、布局、人群、文化,甚至一草一木给他亲切感,在心理上属于可以把握的范畴。

  依赖心理——我们的大学大多按一个小社会的配置而建立。学生入校后,学习、生活、锻炼、精神等各个层面都可以得到满足;出门还是以某某学校的身份进行社交活动,甚至得到许多优惠照顾和礼遇。时间长了便形成一种依赖,学生与学校之间一时难以割舍。

  逃避心理——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上的一个热点,江湖险恶,世事沧桑,人际关系复杂等所谓的社会现实让很多学生觉得害怕。有不少学生选择了逃避,逃避竞争,逃避委屈,逃避压力,逃避艰苦。而最佳的场所还是曾经让他们度过快乐时光的大学校园。

  现实的想法——人的本能是趋利的,在权衡各种情况后,许多大学生选择“校漂”,为的是能省一些生活、交际、信息费用,或者图恋爱的方便,交际的耦合性。还有一部分是由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学校作为信息的集散地,呆在这里可以作为一种过渡。

  很多“校漂族”的目前生活状态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温水煮青蛙”,即把青蛙放在热水里,它会跳出来,但把它放在水里慢慢加温,青蛙就会因为惰性而不跳出来,最后被煮死了。他们虽然在逐渐加温的水里很难受,却不知道如何跳出来。

  从焦虑、不安到冷静反思是“校漂族”大多数人的心路历程。目前社会现状给大学生提供的机会不足固然是造成大学生待业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许多大学生宁愿待业也不肯从事自己认为不理想的工作。我们任何人几乎在年轻的时候都曾有过叛逆的心理,美国被称作Lostgeneration一代,即所谓的“垮掉的一代”,伴随着反越战和消费主义价值观恶性膨胀,在美国60年代一批年轻人身上滋生了与传统格格不入的个人主义。而我们中国的“80一代”出生在经济发展、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的时代,他们的心理敏感而脆弱,而社会也越来越允许多样化个性和选择的存在。这便是形成“校漂族”的心理基础。

  “校漂族”:社会该如何看待这个特殊群体

  目前全国的“校漂族”究竟有多少,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但以下几个数字也确实能说明问题:

  浙江省教育厅2005年9月发表的一份报告称:截至8月底,浙江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9%,在剩下的9.1%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成了“校漂族”;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2005年首次对该区20所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评估,调查显示,全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率达7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其中高校“校漂族”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10%;

  四川的一份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3年12月底,四川省高校毕业生为80564人,未就业毕业生15264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8.9%,其中70%回到生源所在地继续择业,考研或留在原学校所在地继续择业的占6%……

  据对北京、广州、武汉、郑州等地十几所重点和普通高校毕业班所做的调查统计,重点高校的“校漂族”约占5%,普通高校的“校漂族”约占10%。据教育部统计,200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280万人,以此数字推算,2005年出现的新“校漂族”,至少有十多万人。

  面对这个庞大的年轻群体,它已成为社会、学校、家庭和“校漂族”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沉重问题。而对于大多数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来说,“校漂族”则属于另类群体。“校漂一族”期待着社会能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面对这个时代产生的新生群体,他们的母校目前尽自己所能做到的是:成为自己的学生人生道路上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善待自己的学生,善待“校漂一族”,尽量为他们提供成才平台,创造成才机遇。采取一系列措施帮助“校漂族”,一是从源头上引导好尚未毕业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就业观;二是在可能的条件下,在听课、饮食、信息利用、考研等方面给予适当的关怀和帮助;三是加强对在校学生和“校漂一族”的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四是建立和落实沟通渠道;五是与社会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加强对这个社会群体的管理。而社会也应以比较宽容的态度对待这些大学生待业者,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校漂一族”,因为它是发展社会化的结果,是职业技能再储备的过程。

  结束语

  寄语“校漂族”:不要永远漂泊在学校的边缘

  如果“校漂族”选择漂泊的生活方式是为了寻找更好的人生起点,将它作为实现自己人生角色转换的缓冲地带,从而为自己重新选择机会、从容规划人生争取时间,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这种生存状态时间不能太长,更不能将其作为一种生存常态,作为一种长期的生活方式。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社会和自身投入成本都很高的大学毕业生,应该勇敢地面向社会,理性选择、合理分析、努力寻找适合发挥自己所学专业和聪明才智的广阔天地。应该通过自立自强、艰苦奋斗,创造社会财富来回报社会,回报家人,这才是21世纪的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人生感悟  

GMT+8, 2024-11-19 15:17 , Processed in 0.14103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