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被讨厌的勇气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42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4-24 08:53: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想很多人都非常害怕“被讨厌”。正是这样的恐惧,让另外一条广为人知的人生座右铭——“做自己”——成为空中楼阁。于是众人皆是,我亦是;众人皆非,我亦非。

  近日阅读一本叫《被讨厌的勇气》的书,作者之一岸见一郎是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信徒,封面上写着一段短短的话语:“所谓自由,就是(不怕)被别人讨厌。”“有人讨厌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针过日子的标记。”

  阿德勒学派相信所有人生的烦恼皆来自人际关系,割舍别人的认同是一个人获得自由的重要功课。

  人为什么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同,或者说,人为什么害怕“被讨厌”?岸见一郎的解释非常无情:因为多数人没有能力把“自己”和“他人”的需求分离。从某个角度看,站在潮流一方或者符合父母、社会的期望,是一件“很过瘾”的事。但这是一个陷阱,当你小心翼翼地保护瓷娃娃般易碎的“人生形象”时,你其实正在失去你自己,你过的是别人的人生。

  这一生,你不过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望而活的傀儡。

  在社交网络牢牢包围大众的年代,阿德勒的思想非常值得被重新审视。

  阿德勒生于1870年,1937年去世。他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者,与弗洛伊德、荣格并列为三大心理学家。他的许多研究往往能提出不同于一般成见的解释,例如一个不断强调创伤经验的人,是因为他知道借由反復诉说创伤,可以得到周遭朋友、家人的同情,因而获得某种“特别待遇”以便逃避责任。因此创伤不是重点,想要获得“特别待遇”才是目的。身为心理学医师的阿德勒在面对病人时,常常先挑明“逃避”的目的,不让对方胶着于对往事的叙述。

  阿德勒的年代没有电脑和社交网络,如果他晚生100年,或许他可以对我们现在不只被家人、朋友,而且被社交网络高度包围的人际关系提出更杰出的言论。甚至他可能会设计一个网页,不只可以点“赞”,还可以点“讨厌”……然后告诉众人,当你得到的“赞”愈多,你愈危险;如果你得到的“讨厌”愈多,不用伤心,这可能仅仅代表你比别人活得自由。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真正大成功者如乔布斯,或者在历史上留名的丘吉尔、胡适等,都是出名的“不从众”“不在乎被讨厌”“坚持自己”之人。可即使明知如此,当自己面对可能被“讨厌”时,许多人仍不免选择牺牲自己本来相信的思辨及价值,以“从众”的方式逃避自己的难题。

  快乐取决于我们的心态,而非“赞、自尊、社会认同”,甚至后者越多,我们有时候越会失去自我。这一生你不曾“成功”,可能代表你好好地为自己活了一生;如果“成功”,小心检视,你的成功是否只是以害怕被他人讨厌换来的。若是如此,那你的成功不过代表着“你为他人活了一辈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人生感悟  

GMT+8, 2024-11-17 16:51 , Processed in 0.14007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