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主动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42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8-23 09:19: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除了上课之外,美国大学生平均每周耗费13。8小时为上课做准备。这个数据也许并不引人注目,但实际上却可以作为认识美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切入点。

  以一周5天计算,美国大学生平均每天用于课前准备的时间为2。8小时。这几乎明确地告诉大家,美国高校的课堂效率和课堂水平有多高。美国教育界有一个普遍的观点:所有真正的学习都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它需要运用头脑,而不仅仅是靠记忆。学习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须承担主要的角色,而不是教师。

  当你在课前已为这堂課阅读了文献,进行过思考,在课堂上,教师的讲授就不是在介绍一个新的东西给你,而是一种学术交流,你已经具有初步的能力去评判他的讲授并提出自己的问题。教育是一个发现无知的过程。只有经过一定的学习,才能知道自己无知,所谓“学而后知不足”,知道的东西越多,就会觉得自己不知道的东西越多,也就越发觉得自己的不足和无知。而这种“知不足”才是真正学习的开始。

  “成绩好,但是上课不爱提问”几乎成为我国学生的一个标签,大多数时候人们都认为这是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问题。“我想提问了,可是问些啥呢?”这是一位大学生在网络上对“为什么中国大学生在课堂上不喜欢提问和质疑”这个问题的回复。因为没有课前准备,对课堂内容的了解仅限于教师的讲授,而教师的逻辑通顺、条理清楚,当然提不出问题。但假设你课前曾用一两个小时进行研究,是不是就能相对容易地提出一个问题了呢?

  全世界每个国家认真读书的大学生都不轻松,不同之处在于时间分配。有人曾经将上海某著名大学的一门经济类课程和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门类似课程进行比较,就学生的角度,上海的大学是深究型,强调课后习题训练。而哈佛大学是广博型,要求在课前进行广泛阅读。学生用在这门课程上的时间一个在课前,一个在课后。见微知著,也许这就可以解释造成两国学生不同之处的原因,诸如提问、创新能力等。

  “教育具有某些关键的要素是无法用数量表达或科学描述的。课程只是一个有形的骨架,其血肉和心脏来自师生之间相当难以估测的交互作用。”这是哈佛大学核心课程的创始人罗索斯基教授的观点。课堂上的师生交互需要前提,那就是学生对内容已经有所准备。

  当然,学生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课后而不是课前有其优势,学生直接接触“最正宗”“最规范”的部分,能够更加按部就班地顺利进入学科领域,而且基础扎实。这种方式可以较大限度地保证每个学生水平都不差,但是很容易失去学生自己对这门课程的独特感觉和独特视角。相反,把时间花在课前,更能够开发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个性”,这种“个性”并不能保证每个人对这门课的理解水平,但是其中的成功者往往就是具有开拓新领域能力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人生感悟  

GMT+8, 2024-11-17 06:22 , Processed in 0.13310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