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出来的电影人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42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8-23 09:31: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香港之前,冯兆华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会因为写字而成为一个名满天下的电影人。

  1948年冯兆华出生在广东顺德的一个普通家庭,家里的长辈都是书法爱好者,耳濡目染,哥哥姐姐们也都练上了字。作为家中的老五,因为家境并不宽裕,他只有跟在后面捡拾秃笔的份儿。

  不过有支秃笔总是聊胜于无,冯兆华倒并不在意。于是闲暇时间,一支秃笔、一张报纸,便成了他儿时最忠实的玩伴。也有连纸笔都缺着的时候,但这难不倒冯兆华,“山人自有妙计”,上天已经为他准备了用之不竭的最好纸笔。每天一放学,冯兆华就会跑到离家不远的一条小河边,扔下书包,折一截树枝一屁股坐到地上,脚下的沙地就成了他的世界。

  有一天冯兆華练字练得累了,顺势仰身往河滩上一躺,目光就直勾勾地定在了天上。一直以来只是专注于地上的冯兆华,从没有留心过头顶上的那一片天。一碧如洗的蔚蓝里,棉花糖般的白云仿佛在不经意间幻化出多种姿态,淡泊清纯,让他情不自禁地发出声声低叹;太阳快落山时,片片云彩因为镶了金边而光彩夺目,优雅知性;而那阴雨天里乌云的翻滚,又何尝不是一种按捺不住的力量的展示?在冯兆华的潜意识里,云朵的每一个变化都在表达着一种态度,一份心情。

  1979年,31岁的冯兆华来到香港,在亲戚家的电器行做事,百忙之中他依然没有放弃练习书法。不久“香港青年学艺比赛”开赛,冯兆华在工友们的怂恿下报名参赛,居然拿到了个优异奖。从此就不断有邻居上门找他写招牌,冯兆华干脆离开电器行自己创业,开启了他的写字生涯,并在朋友的建议下改名为“华戈”。

  入行后华戈才发觉,香港的“写字佬”有很多,要想在这一行立足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开始寻求突破,想让自己的字别具一格。有一天华戈写字归来,路上突遇雷雨天气,他抬眼看了看乌云翻滚的天空,儿时观云的情景又映入眼帘。他不禁心中一动:“草圣”张旭就是观看了公孙大娘的舞剑才悟得了狂草之神韵的,我何不借鉴于天上的云呢?

  从那以后,华戈写的每个招牌字都极具个性:酒店的招牌让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学校的招牌四平八正、雄浑敦厚;而武馆招牌则蕴藏刀剑的凌厉。很快他就被影视圈的人“盯”上了。

  1989年,洪金宝介绍华戈為电影题写片名,刘德华和钟楚红主演的《爱人同志》是他题写的第一部电影。之后找华戈写片名和海报的人就渐渐多了起来,《倩女幽魂》《逃学威龙》《大话西游》《美人鱼》等众多片名都是华戈的杰作。每次写字以前,华戈都会与导演沟通,了解影片的内容和角色性格,再写出被他赋予了灵魂的字。如写《倩女幽魂》时,华戈把笔迹拖得缠绵,充满苦楚幽怨,并在字词之间注入了一丝“妖气”;他写的《一代宗师》,那如刀的“一”字让挑剔的王家卫也眼前一亮,一遍喊过。

  迄今为止华戈题写的片名已经超过60部,他的笔法就像天上的云随心所欲,他人很难模仿。如今华戈已经成了香港最有名的一个“写字佬”。

  幸运之神看似在华戈不经意时光顾了他,但华戈知道,是自己那支从没有停下的笔,让他“写”成了不可替代的电影“大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人生感悟  

GMT+8, 2024-11-17 07:29 , Processed in 0.10881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