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爱你,如同你爱我一样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42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17 09:58: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伴随着五月吹起的暖风,空气里康乃馨的香味开始弥漫,因为这个浓情的季节和一个温情的节日联系在一起。行走在繁忙俗世里,暂缓匆忙的脚步,于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拨通电话或走到妈妈面前轻轻地告诉她:“我爱你,就如同你爱我一样,直到永远,永远……”

  有她,就有思念

  多年以后,我经常摩挲、翻阅那些书,每一本都留下了母亲的手印,和那年初夏里的栀子花香。

  ——贺宽叶

  从前积攒的两大橱子书因为辗转不便,我都搁在了老家,好在母亲主动担起了保管的重任。

  那年回到乡下老家,院子里的情景让我很是吃惊:院子里满地都是书,一本本,一排排,一列列,只留出了窄窄的过道。风吹过来,书页波浪般哗哗翻动,阳光照射下来,“波浪”有点炫目。泡桐淡紫色的喇叭花悠然飘落,钻进翻动的书页里成了书签。母亲从书堆里站起来,慈爱地笑着说:“我给你晒晒书。”

  午后,我和母亲一本本翻过书来,再晒晒封底那一面。母亲笑道:“我看看我的宝贝儿子看什么宝贝书。”说着拿起荷尔德林的《人,诗意地栖居》,翻开扉页上有我写的淘书小记,念起来:“在暮色苍茫里漫步辽宁师大校园,于樱花树影里邂逅小书摊,一腼腆女生处理旧书,遇此书,半价购之乃去。”母亲翻了一下,说看不懂就放下了。接着又拿起一本薄薄的白皮书《乡愁的理念》,是董桥的,照例还是先念扉页上我写的购书小记:“逛大学扎堆的济南文化东路,往来皆年轻面孔,间或遇到面熟之老学生,颔首微笑。路东段三联书店济南分销店购董桥《这一代的事》及《乡愁的理念》,久慕董桥文名,今足愿矣。”母亲慨然叹道:“儿子啊,原来你跑了好些地方啊,我都不知道。”

  母亲逐本翻阅着轻声读着书上的小记,几乎每一本都有来历,都有故事。母亲拿着刘以鬯的《酒徒》,咯咯笑着喊我过去细看。原来是多年前一帮书友聚饮后去庄君家小坐,趁庄君去沏茶的机会,我们几个书友纷纷去她的书橱前窃书,我一眼看见《酒徒》抽出来藏到了包里。回家后打开,见扉页上有庄君龙飞凤舞的小记:“老贺赠王书一捆,王大醉,余抽出几本匿包中。余亦大醉,半夜醒来,探手入包,书尚在,安心睡去。”一本我送出去的小书,在辗转了近十年后,居然以“窃”的方式重回到我的手上,真是奇妙。整个下午,母亲一直笑个不停。

  那个初夏,栀子花氤氲的香气里,我和母亲坐在书堆里,一本本翻晒我喜欢的书。母亲用棉布仔细拂拭着,娘俩漫无目的地聊天,光影在从书本上抬头低头的瞬间消失。栀子花开的时节,已经有点热,母亲用手背拂了一下额前的发,冲我一笑,她的白发斜斜探出来,让我心惊。

  多年以后,我经常摩挲、翻阅那两大橱子书,心里时时蒸腾起无尽的思念。每一本书上都留下了母亲的手印,和那年初夏里的栀子花香。

  有她,就有温暖

  每晚的下班路上,我都会习惯性地给她打电话。不管多冷的天,听到她的声音都觉得很温暖。

  ——闫晓雨

  自从我开始做公众号,不管我每天写的主题和内容是什么,我妈都会在评论里留下句千篇一律的话:“祝你早日找到对象,恋爱一回!”回回被大家点赞置顶……

  接到老妈电话,感觉她话语间吞吞吐吐。我担忧她有什么事瞒着我。“买了件大衣,回家后又发现没那么好看,但是呢,有点小贵,不穿怪可惜的,要不留给你?”我心疼老妈的节俭,说可以。结果对方激动道:“那太好了,这件送你,我明天再去买一件。”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我出第一本书的时候,我妈问我,为啥没写她。我说,重要的人,放在心里。我出第二本书的时候,我妈又问我,为啥没写她。我说,等下本吧,酝酿好了,我好好写。她说:“得了吧,你的书没有成为畅销书的主要原因,就是缺少了我压轴!”好像,也有那么一点儿道理。

  我和我妈的相处模式比较奇特,她像小孩,我像大人。

  十几年了,每次吵架她都会被我气哭,嘟着嘴,在那里嘤嘤嘤地哭。看不下去的时候,我只好走过去,柔声安慰,主动道歉:“好啦,你别哭了,我以后听你的话还不行吗?”说完,她哭得更厉害了。据她自己后来说,前面哭是因为生气,后面哭是因为感动,觉得我长大了。嗯,我是长大了,可是你还很幼稚啊。

  我妈是个套路王,从我高中时期就初见端倪。

  我刚买手机没多久,在数学课上收到她的短信,因为是静音模式,没有看到,就没有回复。放学后她很生气,问我为什么不回她的信息?从那之后,我就把手机调到了振动模式。

  她发短信问我“在干吗”,我偷偷躲在课桌下回复,“在上课”。当天晚上回去,又被骂了。她说:“上课,为什么还能回复信息?一看你就没好好听课。”

  我妈不会做饭。她的战绩是把烧茄子的茄子烧成炭块儿,把米饭蒸成米粥,把一锅饺子煮成了片儿汤。从小到大,我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她说:“今天尝尝妈妈的手艺吧。”这简直是撒旦的诅咒。

  不过,她真的是非常可爱。

  家人身上就是有一种魔力。很普通的小事,拿到太阳底下,抖一抖,晒一晒,都会充满甜丝丝的橙子味儿。现在因为离家远,即便是回家和老妈说话的时间都被分割得很少,所以,我尽量每晚在下班路上,习惯性地给她打电话。不管多冷的天,听到她的声音都觉得很温暖。

  我曾经说,朋友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当时就有人反问我说,那家人呢?

  家人和朋友有本质上的不一样。朋友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但家人,本就是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有她,就有牵挂

  全世界都在关心你飞得高不高、飞得远不远,只有她关心你饿不饿、飞得累不累。

  ——蒋同学

  前两天清理微信聊天记录的时候,看见了我和我妈的聊天记录。

  有一次晚上,她邀请我视频聊天,我挂断了告诉她我正忙着写稿。稿子來来回回被我改了几个方向,最终敲定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五点了,我靠在沙发上发了个朋友圈说:可以起来约早饭了。没过一会儿,我妈点赞又评论说:想吃什么,妈给你做。

  我问她:“怎么起那么早?”她回我:“什么起那么早啊,我压根儿没睡着。”我更纳闷:“你从来熬不过十点,今天怎么了?”她回我:“你还没睡,妈睡不着。”

  那是我独在异乡听到的最让我想我妈的一句话。她一个从不熬夜的人,却因为担心我而失眠到凌晨五点。从小到大,从近到远,从天黑到天亮,她一直都在爱我。

  前几天和几个朋友出来小聚,席间有个男生说今年年底就打算回家工作了。让我惊讶的是,说这话的并不是被大城市各种压力压垮的人,而是在我眼里过得有声有色的朋友。

  有人问他:“明明过得还不错,为什么要离开这座大城市回家?要知道,你现在的工作岗位和薪水已经让很多人羡慕嫉妒恨了。”

  男生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想要回家,大概是前几天回家的时候,看到我妈的白头发越来越多,突然想离她近点儿多陪陪她。”

  他的话让我瞬间泪目,想起自己每次休假回家的场景。

  还没回去,我妈就各种唠叨着问我想吃什么,还在车上的时候就狂打电话问我到哪里了,什么时候到。回到家后看到我瘦了,她生气怪我总是吃没营养的外卖,我嘲笑她又胖了,肚子上的肉又多了一圈。

  小时候不懂事,一直偏执地认为长大真好,长大就能离开唠叨的爸妈。但长大之后才发现,走得越远,我越是想家。尝过了大城市里需要排两个小时的队才可以吃得到饭的餐厅,却在每个睡不着的夜里最想念我妈发明的蛋炒饭配老干妈。

  看《等风来》,里面有一个片段给我印象特别深刻。女主角因为临时被调换了公费旅行的目的地,原先很中意的意大利被换成了尼泊尔,出于对工作安排的不满,她和主编在办公室里据理力争,最后却被主编一句“你要不愿意,有的是人想去”怼得体无完肤。

  回家的路上,她给妈妈打了一个电话,在妈妈面前想把自己佯装成一个在大城市里过得精彩舒适的女孩,却在听到电话那头妈妈的一句话后哭到溃不成军。妈妈说:“撑不下去就回来吧,妈妈不想你这么辛苦。”

  在大城市里努力打拼的我们,平日里对旁人怎样的张牙舞爪都不害怕,却总在听到妈妈那句轻柔的“回家吧,妈不想你这么辛苦”后泪流成河。

  我们总嫌妈妈唠叨,嫌她不够理解我们,但回头想想,全世界都在关心你飞得高不高、飞得远不远的时候,只有她关心你饿不饿、飞得累不累。毕竟,你是她唯一的牵挂。

  有她,梦想便有了助力

  谁都不是生来就要为谁完成梦想。但确实有这么一些人,生了你之后,就在为你完成梦想。

  ——远夏

  前阵子我妈打电话给我,说自己的手机时不时开不了机,问我怎么处理。当时我正和朋友吃火锅,想都没想便回了句:“用了那么久,是时候换新的啦。”接着我熟门熟路地打开了各种商城,对比报价,选了半小时,给她报了个我认为最划算的方案,打完折只要5000多元。

  电话那头的她沉默了一阵儿,看得出有些犹豫,于是我咬咬牙说:“要不我赞助你一笔吧?”连哄带骗了好久,好不容易才让她勉强答应换新手机。可没过几天,她就在微信上发了张照片给我,说手机修好了。我有些惊讶,怕她被骗,还特意问了句:“花多少钱修的?”她告诉我,是在网上买零件回来,自己拆机修的,花不了多少钱,还连发了好几个表情包,一脸的得意。

  一杯20元的奶茶是我们的饮料,在她眼中却是奢侈品;我们一季要买上好几套衣服,她的衣柜里却鲜有变化;人均百元的火锅,每月要吃好几顿,她却只在招待客人时才舍得。

  以前总觉得妈妈之所以节俭,是因为家里条件一般。结果每次我要买琴,要上学,她又能像变魔术般掏出一笔钱支持我。在她眼中,这才是该花的钱。而让自己吃好用好,并不算是。

  可我总觉得这样的生活有些无趣。她习惯于压低自己的生活品质,很多东西不是买不起,而是不舍得给自己买,觉得可有可无。于是对所有好东西都战战兢兢,宁可过着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也不敢花钱享受。

  我曾经劝她对自己好一点儿,结果她嘴上说着好,事实上却还是那副老样子,什么都随随便便。

  有次终于憋不住,我朝她大声说了句:“我都开始工作了,以后也不用花家里什么钱,你何必还那么省呢?”她像做错事的孩子一般,低著头,轻轻嘟囔了声“也没有很省啊”。

  最后我爸看不下去,忍不住开了口:“你们这些年轻人,总把工资当零花钱用,以后会发生什么,谁知道呢。”

  那时我觉得他们迂腐。直到后来偶然一次和爷爷聊天,才知道,爸妈年轻时犒劳自己的本事,一点儿也不比现在的我差,潮流与奢侈的东西一样都没落下。只是当我出生,当他们年纪越来越大之后,他们的收入里用来享受的那部分,变得越来越少,近乎为零。无论我怎么讲,他们都始终秉承着“有备无患”的理念,再不可能回到那个任由自己潇洒的年代。

  去年在一次美术展上,看到一幅作品,上面写着一行字:“我生来不是为了帮你们完成梦想的。”那幅作品被很多人拍了下来,发到朋友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年轻人总害怕自己被限制被阻挠,到头来却没有发现,许多父母自从生了孩子之后,都在自我限制,自我阻挠。

  谁都不是生来就要为谁完成梦想。但确实有这么一些人,生了你之后,就在为你完成梦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人生感悟  

GMT+8, 2024-11-18 03:22 , Processed in 0.08943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