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学校学什么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42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4-8 09:24: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在讀小学时,有两件事至今令我印象深刻。

  一件是上社会课时,一位老师向同学们提问:“鹿儿岛收获的大米为什么要运到九州去?”

  我像平时一样,上课总开小差,寻思着:“今天放学后,又可以和伙伴们一起去河边钓鱼了。”老师的话我一般都当耳边风,听不进去。但这一次,我忽然将注意力转向老师,听清了老师的提问。我想这个问题太简单了,说了声“我知道”就举起了手。平时不爱学习也很少主动回答老师提问的我举了手,老师有点吃惊。“稻盛君!”老师指名让我回答。

  我站起来回答道:“因为鹿儿岛的大米过剩了。”

  “是傻瓜啊,你!”老师训斥道。

  我不过说了我认为理所当然的原因,老师为什么要发火呢?我很纳闷。老师接着就对鹿儿岛出产的大米运到其他县去的理由做了许多说明,但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本地大米过剩才卖到别的县去。

  如果问题是“过剩的理由是什么”,那自是另一种答案。但既然问“为什么运到其他县去”,那么“因为过剩”这个答案显然是没错的。

  我本来就不喜欢学习,这件事更让我感到学习没劲。当时的那种心情我一直铭记至今。

  还有一件我忘不了的事情。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学校布置暑期作业:“暑假期间大家可以做自己想做的手工作业。”班里的同学有的采集昆虫标本,有的做其他手工艺品。

  我因为学习极不用功,所以压根儿没考虑过运用课堂上教的知识来做些什么。平时我常和小朋友们到后面的山上、河里玩耍,所以那时常想,如果能有测量树木、山崖高度的简单方法该多好啊。因此我就想做一个测量物体高度的仪器。

  于是,我去山上砍了许多竹子回来,首先把竹子内部挖通,做成像望远镜那样的圆筒,然后插进赛璐珞板(一种塑料制品),在上面刻上刻度。再做一个三脚架,然后将竹筒固定在架子上。这就是我在小学四年级暑假制作的测量仪器。

  测距时,比如在距离要测量的物体20米处,架起三脚架,在被测物体附近竖一根1米长的木棒,让它与竹筒水平对好,然后从竹筒一端的孔中观测,看被测量物与筒上的赛璐珞板上哪个刻度对应,就可以计算物体的高度。这是用比例法测定物体高度的方法。

  “这是一种可以测量任何物体高度的重大发明。”我十分兴奋,把它拿到学校,在教室里与大家的作品陈列在一起。

  乍一看,这只是一根内部被打通的竹竿固定在三脚架上而已,毫不起眼。老师一看就问:“这是个什么东西啊?”

  我答道:“这是可以测量任何物体高度的仪器。”老师问:“怎么测量?”

  “将它放在离被测物体一定距离的地方,从筒中观测就行。”就在我为自制的测量仪器做说明时,用米制的糨糊粘在三脚架上的竹筒掉落在地,同学们一阵爆笑,让我非常尴尬。

  我慌忙将竹筒装上三脚架,这时老师像追打落水狗似的训斥道:“你是傻瓜啊,这样的东西能测量高度吗?”我的得意之作,就这样不容分说地被老师一言否定。我懊恼不已,心里颇感委屈:“好不容易努力做出的作品……”

  实际上,这个测量仪器并不能正确测量物体高度。要正确测量不是用比例法,而是用三角函数。但是,我只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还没学过三角函数,还不懂只用简单的比例法不能正确测量物体的高度。

  然而,老师当时应该用更好的说教方式。如果老师说:“稻盛君,你的想法很好,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发明,但是用它实际上还不能准确测量物体的高度。要制作测量高度的仪器,还要用到中学才学的三角函数。不过,你现在就能考虑到这一步,已经很了不起了。”如果老师当时能这样鼓励我,我想我一定会在他的指导下努力学习。现在回想起来,对小孩难得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泼冷水,简单粗暴地予以否定,不仅无法培育孩子的才能,而且会扼杀孩子刚刚冒头的创造才能的嫩芽。

  我不想在这里议论日本学校的教育方法,我想对大家说的是,希望大家珍视创造性。同学们在学校学习的内容大部分是知识的吸收及其应用,这本身没有错。孩子们的头脑会像海绵一样吸收新知识,孩子们随着知识的积累而成长,然后踏入社会。

  但是,学校用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这就往往带来一种倾向——仅凭“学过的知识记住了多少”作为判断和评价的标准。

  那么考试成绩优秀的人,他们的人生就一定能一帆风顺吗?我认为,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在此后的人生中,能否有效运用在学校学过的知识,也就是有无创造性。

  当然,我并不是说知识吸收类的才能有什么不好。但是,所谓“知识”是已经为大家熟知的东西,仅凭现成的知识并不能开辟新时代。社会实际需要的是基于知识及信息的创造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进一步讲是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一直偏重知识教育。这种教育产生不了天才,却可以培养许多秀才。这样的日本教育,在从欧美吸取知识、提升日本整体水准的阶段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回顾我自己,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时代,这期间所受的教育,学生竞争的内容就是看自己记住了多少所学的知识,由此来评价学习的成绩和学生的能力。

  然而,在现今这日新月异的时代,仅仅重复前人或参照前例,将无法在竞争中取胜。我认为,不能再以记住了多少学过的知识来评价学生的优劣,而必须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如何更好地运用知识这个方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人生感悟  

GMT+8, 2024-11-17 21:20 , Processed in 0.08876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