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提高求助几率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42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19 17:20: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5年3月24日,德国之翼航空公司编号为4U9525的空客A320型客机,径直撞上法国阿尔卑斯山脉南麓,150名机上人员全部丧生。空难令人震惊,但此后的发现更令人难以置信——27岁的副驾驶卢比茨主动选择了撞毁飞机。调查人员随后发现,卢比茨可能患有抑郁症,同时,他的视力或许在持续恶化。视力和心理问题给卢比茨的职业前景罩上阴影,而他没有选择求助。

  求助似乎从来不是首选项。遇到难题,很多人会试着自己解决,不行就上网搜搜办法,还不行,那就咬紧牙关等待,或许能熬过去。

  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愿求助?不求助的表面理由是——“不麻烦别人”是美德。更真实的理由是——如果开口求助,别人会认为我能力低下,我会因此丧失各种机会。而更本质的原因在于——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在他人面前表现出众。

  目标可分为两种,精熟型目标和绩效型目标。

  精熟型目标更重视过程而非结果,其目的是自我提升,不是获得肯定。哪怕我现在还做不到,但通过不断努力也能有所进步。既然目标是成为更好的自己,那么遇到困难时,自然就会寻求帮助。

  而绩效型目标只看最终结果:你要么能做到,要么不能做到;要么力压众人表现出色,要么挑战失败沦为笑柄。如果目的是从他人那里获得肯定,感觉上像是示弱的求助就不会被列入选项。

  沃顿商学院的研究者曾让学生们做7道智商测试题。被告知“每对一道题得一美元”的学生里,有73。5%的人在求助机会出现时选择了求助;被告知“其他人会给你打一个1至7之间的分数,根据分数得美元”的学生里,只有32。7%的人选择了求助。一旦目标不再是把事做好,而是让别人觉得我好,求助的概率就会大大下降。

  不幸的是,飞行员这个职业本身,自带绩效型目标。同僚和上司的评定十分重要——你要么优秀到可以让一机人以性命相托,要么资格不够,必须离开飞行员这个岗位。

  类似卢比茨的不求助之人,其实并不少见。不过,绩效型目标者不知道的是,求助于他人,其实会提升此人对你的评价。因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智慧过人,可以为别人传道、授业、解惑,而“懂得向聪明的我询问的人,一定也是聪明人”。

  沃顿商学院的研究者发现,脑力竞赛中接到搭档求助的人,赛后给自己的搭档打了更高的能力分。2010年,美国西北大学研究发现,老板其实更喜欢那些遇到困难会主动求援的下属。在某种意义上,“求指点迷津”可能是对老板最好的恭维。

  在最后一次执飞之前,卢比茨有许多选择。他可以接受医生的帮助,在抗抑郁治疗中慢慢找回大脑正常思考的能力。他可以带上病历去求助公司,即使他无法再开飞机,也仍可能找到其他工作。然而,他选择了保持沉默。2015年3月24日10时29分,机长桑德海默离开驾驶舱,卢比茨反锁舱门接管飞机,操控飞机迅速下降。10时40分,4U9525右翼撞山。11分钟里,机长呼喊,乘客惊叫,卢比茨始终不发一言。

  不求助的人,在悲剧发生的最后一刻,也只是沉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人生感悟  

GMT+8, 2024-11-18 13:55 , Processed in 0.09261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